家密谍好好掌管的儿子。
皇帝道,嬴昭受赵婠掣肘,如果将皇家密谍交给他,这支队伍绝对会改姓赵而不姓嬴。而嬴显,他能让这支队伍继续姓嬴,但他也会用这柄锋利的剑让嬴家人不明不白地死去。
靖王明白了。皇帝虽然坐视两位皇子夺储,其实不想让他们当中的任何人有忧命之忧。就像彦王,皇帝为了保下他,不惜迁就赵婠,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坐大。
只有靖王,不偏不倚的靖王,才能既保住皇家密谍,又不会举起屠刀斩向自己的兄弟。皇帝清楚,靖王自己也清楚,失了一臂、已成残疾的他不可能坐上龙椅。
靖王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怒该怨该悲愤。就因为自己失了一只手,连带着头脑也变成了残疾?难道只有四肢健全之人才能继承皇位?四肢健全之人就意味着合格乃至优秀的皇帝?可这番话他无从去说,因为现实就是这样。除非皇帝的儿子死得只剩他一个,他还有点希望。
当然,这些怨怼都是过去的事了。靖王冷眼旁观这些年的恒京诸般事,已经将不甘扔在了脑后。如他这样有一点权力靠山,却没有半分觊觎大位之心的兄弟,不会碍哪个野心家的眼。哪怕在嚣张拔扈的彦王掌权时,对靖王都还算客气。
可是,皇家密谍一落入他手中。未来,新君登基,必然会探询这支人马的下落。届时,他还能保得住?
干脆利落地献出去,想必新君定然龙颜大悦,但他能确保新君不会怀疑这支人马的成色?被猜忌被提防的日子不是人过的。靖王比彦王小不了多少,也近三旬,他亲眼目睹了定王和密王在恒京的生活,深有感触。
如果把皇家密谍死死捂着不放?好吧,这种行为的后果不用想也能知道,肯定是被新君冷血无情抹杀的下场。
因而,当靖王颤抖着手接过密字金龙令时,已然心如死灰。他原以为父皇在端贤王拉拢自己时,对自己的保护是出于爱护之心,没想到是因为父皇需要自己代管皇家密谍。不错,是“代管”靖王心知肚明。
皇帝显然看出了靖王的心事,当时并未置一词,却在不久之前,通过李全告诉他,储君为嬴昭。
在皇帝与端贤王所荐的甄氏二仙打得火热之时,突然有册立嬴昭为储的旨意下达,估计包括嬴昭自己在内,都以为这是端贤王一方的阴谋。
只有靖王猜着了几分,父皇不过是顺势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