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除了杨过以外,所有弟子都已经确定今后要主攻的方向。
赵志敬也不催他,杨过这孩子头脑快,心思杂,年纪还小,所以没有定性也是很正常的事。
就这样,原本的授课形式又发生变化,除了固定的文化课与修炼武功之外,每个弟子都可以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赵志敬则是尽可能的为徒弟们创造环境,提供各方面的帮助,重阳宫中有的自不必说,没有的就请托同门下山办事的时候采买找寻回来。
又过了三天,看见师兄们都开始投入到各自的兴趣之中以后,杨过总算下定了决心。
“师父,弟子想好了。”
赵志敬此时正在自己的道房中,想要多摆下一张床,好能时时照顾关蛮儿。
看见杨过来了,当即招招手,让他进屋慢慢说。
这几天不忙的时候,赵志敬又多画出了一些全真大道歌的画图版,贴在斋房中,让关蛮儿能时时看着,渐渐领悟。
“师父,弟子以后也想像师父一样,成为一个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
赵志敬听了,虽然没有张清致那样反差,但也在意料之外。
“过儿,你以后一直在重阳中修道也好,或者过几年郭大侠接你下山,去闯荡出一番事业也罢。”
“收徒弟这事,并不困难,按照你的资质,无论是文治武功,都可以有不小的建树。”
“到那时候,自然会有人主动要做你的徒弟,你好好教导便是。”
杨过低下头,想了一会,觉得自己没把心中所想说清。
“师父,我想成为和你一样的师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又有一颗能包容世间万物的心。”
“这样啊...”
赵志敬大概明白了杨过的想法,看来这三个月时间的相处,杨过的性格发生了不小改变。
不仅全心全意的接纳了自己,如今一看甚至有点盲目崇拜的意思。
再通过三个月时间的广泛培养,如今只要是徒弟们会的,在赵志敬这里都是十倍收获,所以就显得极其博学,不管是什么,都可以轻松拿捏。
加上不久前收心智未开的关蛮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