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将这二十五万突厥骑兵埋伏在了突厥王城的南面二十里之处,准备待对阵的两军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尼佳-可可竟然约束不了自己的部队,让大部分突厥骑兵又转身投靠了阿史那-济各。
这样一来,本以为战后两军剩不下多少人的军队,却在战后,阿史那-济各手上还掌握着近二十万骑兵。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二十五万大军已经抵达王城,这战便不得不打了。
阿史那-济各痛骂阿艳-哥舒翰小人之后,两军便战在了一处,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战,本以疲惫的阿史那-手下的军队,不得不退回了突厥王城守城。而阿艳-哥舒翰也因为顾虑太多,不得不将大军向南撤出了两百里,并且将剩余的前朝旧臣全都裹挟而去。
自此突厥国内便形成了二王鼎力的格局,阿史那家族继续控制着突厥的东北地区,而阿艳-哥舒翰再连续剿灭了五个不肯臣服的部落后,控制了突厥西南地区。
两股势力依照哈尔和林与大宇绥州方向形成的直线分而治之。
突厥事变的全程,灵娜罗可汗都在作为旁观者,她手里只有一万突厥王庭的亲卫队与一千余名赤衣队,面对这种规模的大战,她几乎根本插不上手。
当阿史那-济各与尼佳-可可大战的时候,灵娜罗可汗尚能稳坐大局,毕竟两军的作战只是军权之争,并没有威胁到她自己的可汗之位。
但是当阿艳-哥舒翰杀到后,情势立马便急转过来。阿艳-哥舒翰可不是为了争夺军权,他是要推翻阿史那-家族的统治,这直接便威胁到了灵娜罗。
灵娜罗慌张之际也更加看清了谁才是最能依靠的人,阿史那-济各依旧带领着军队抵抗阿艳-哥舒翰的反叛,保卫着阿史那家族的荣耀。而许多前朝旧臣却在看到阿艳部落大军杀到之后,纷纷携着家眷投靠了阿艳-哥舒翰。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