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自然不能继续用刀防身了。
黄露只好也将这批短枪拨出一部分交给了高明德。
也是这年的秋天,青州军军师青衣老者罗吉在征集了二十万青州新兵后,加入了在山阳的青州军阵营,一时间青州军气势大盛。而江南军郑辉也新募集了二十万军队,越过长江来到了山阳。
两军就地对峙,谁都没有轻举妄动,毕竟这双方虽然都扩大了军队规模,但是这些士卒都是训练不足三月的新兵。
而此战关系到双方的生死存亡,自然都不敢太过大意。
青州军统帅陆国元已经不在山阳距城而守,而是将青州军分作三队,一队由赵宇统领将大营扎在了白马湖的东北侧,一队由青衣老者罗吉统领将大营扎在了宝应城,而剩余的青州军则由他亲自统领,兵出山阳开入了安宜城内。
三军互为犄角之势,可谓能攻能守。
而江南军统领郑辉则是将四十万大军分作两股,一股二十万进兵兴化城,他轻率三十万大军驻守在了高邮城。
现在局势已经反转,青州军以攻为守,目的自然是将郑辉赶出淮南。而郑辉眼看攻取山阳不成,只好保卫已有的胜利果实,守住淮南道的地盘。若是江南军被赶回长江以南,那再想渡江便比登天还难。
二年的征战已经让江南军损耗惨重,在与各方势力的征战中,人员伤亡太大。目前集结的四十万大军已经是郑辉的极限了,若是继续征兵的话,很有可能会激起民变。
而此时的安宜城内,陆国元与青衣老者罗吉还有赵宇都在陆国元的行军大帐内商讨进攻的方略。
陆国元一直在想着与郑辉进行正面决战,而青衣老者罗吉则认为各个击破方为上策。
现在江南军统帅郑辉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气势,龟缩在高邮与兴化并不迎战。
他还针对震天雷,用巨石加固了城池。面对他避战的态度,陆国元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