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暖北枝寒
话说张明在得知辽东三万百姓惨遭屠戮后,怒发冲冠立即写了一封不留战俘的信件,派人前往辽东送于黄露手上。じじ而此时恰巧吕清前来寻他,几日前他得到了三地府衙官员的汇报,在关内道绥州北部发现了煤矿,而在灵丘与平型关附近还有忻州五台发现了两处铁矿。要开采这些矿藏必须要用到大量的人手,而此时生活富足的辖地内百姓,全都因为采矿太过危险,不愿前往开采。这次正好碰上张明说道不留俘虏,所以吕清便建议,效仿蜀州叶正平,将这些战俘全都用来开矿,既不用支付工钱,又可以达到目的,何乐不为呢
张明在了解了详情后,便赶忙派人追回了正在前往辽东路上的军统将士,又重新拟好一封书信才让他又前往了辽东。
用战俘开矿也让张明想起了前世,倭人奴役国人开矿的往事,既然他们现在落到了自己手里,哼哼
三天之后张明又收到了黄露送来的捷报,从捷报里方才得知,此战竟然俘虏了十二万战俘。
张明急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吕清,因为这些战俘的规模确实是太大了,开采三处矿藏确实用不了如此之多的人手。
吕清在闻听竟然有十二万战俘后,也傻了眼,只见他沉吟了半晌说道“我估么着三处矿藏有六万人便足以,每个矿上两万人已经不少了。”
三处矿藏六万人,也就是说还有六万人是用不上的,而这六万人张明也早就想好了他们的用处。
早在几年前,张明便与苏鹏在制造监制造出了水泥,现在革命军控制着大半个大宇江山。诺大的江山,交通十分的不便,除了太原城内的主路上是青石铺地外,其余地方全都是土路。这些土路一到雨雪天气,便会泥泞一片,非常难行。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伟人提出的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