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话说革命军开赴蜀州边境,但为了防止后方守备空虚,被南面的人民军乘虚而入。吕清与黄露便想了一条缓兵之计,由吕清以革命军的名义修书一封,请求陆国元派兵十万从黔中道北上蜀州,共同抵御吐蕃人的入侵。
吕清与黄露自然知晓陆国元是决计不会出兵援蜀的,能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不过陆国元既然不出兵蜀州,那他在了解了革命军的目的后,自然会放松警惕,暂时也就不会北上征伐革命军了。
岂料陆国元在得知消息后,竟然想的更加深层也更加透彻。吐蕃人入侵对于人民军是一个机遇,既能消灭掉叶正平又能拖住革命军,这还真是天赐良机啊
只要等到吐蕃人与革命军两败俱伤之际,人民军强势入场,自然能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他一纸沿海匪患过多,自顾不暇便回绝了吕清的请求。接着便好整以暇的等着蜀州剧变,同样等着革命军陷入战争泥潭。
呵不过陆国元有些高估了吐蕃人,同时也有些低估了革命军
蜀境维州只是一个不大的州郡,其面积也不过益州的三分之一,更别说相比与龙州了。
维州虽小,却因为地势平坦,气候温宜聚居了不少蜀州的百姓,小封、薛城、理县、通化四地都是非常大的聚居点。
不过因为吐蕃人的入侵,人口充沛的维州已经看不到几处人烟了,老百姓在琼波邦色的五万骑兵到来前,便已经拖家带口的向东撤去。
清晨的薄雾并未因太阳的出现而散去,而是依旧笼罩着薛城方圆十里的大地,道道阳光穿过薄雾彷如金色的剑插在了薛城的头顶。
叶正平背负着双手,立于薛城南门的城墙上,目光深邃的眺望着远方。一袭清风拂过,将他灰色的长袍轻轻扯起,露出那有些松瘦的双腿。此刻若是有心人看到的话,必会说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李响此刻正站在叶正平的身后,带甲持戟,同样也在向着南方眺望,等待着战机的降临
他们来到薛城已经有两日了,而吐蕃人却迟迟没有显露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