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要多得多,不过丁逸之也不为张弛详细分析,只是微微一笑,换了一个话题,也跟着张弛称呼杜希名为杜大哥说;“杜大哥指挥行军井井有条,倒是的确有大将之风。”
此时杜希名从前面正策马而回,听众人夸赞自己,呵呵一笑,说:“我这算什么大将之风,我最多也就只能带数万兵马,再多恐怕就带不了了。”
张弛奇怪的说:“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为什么多过数万人马,杜大哥就带不了了?”
杜希名哈哈大笑,说:“这带兵可和放羊不一样,公子应该子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
这个张弛自然知道,点头应是,杜希名继续说:“汉王刘邦最多也就只能带十万兵,多了就带不了了;可韩信带兵却是多多益善。韩信乃是名将,我只能带得了区区数万,又怎么敢自称大将之才。”
“刘邦为什么不能多多益善?”这时三桐在一边问杜希名说:“如果敌军人少,哪怕不用计策,一哄而上,也能把敌军踩个稀巴烂。”
杜希名哈哈大笑,说:“若能力不足而带兵过多,可就如当年苻坚一样了。”
“苻坚统兵八十万,人马不可谓不众,苻坚逼水而战,十倍于晋军,若寻常而论,十个打一个,定然是必胜之战。可却只因为苻坚下令全军稍退,就被八万人打得大败而回,公子可知到底是什么原因?”杜希名问张弛说。
张弛也有些疑惑,杜希名解释说:“数十万大军调动起来可是很麻烦的,军令须层层下达。而战场之中多数兵士都不知将令,见众人冲则冲,见众人溃则溃。哪怕只是退后半箭之地,兵士不明将令,后军看见前军后退,就会跟着后退,而前军见后军也退,必然退得更快。”
“所以苻坚只是因为下了一个稍退的军令,却变成了八十多万大军赛跑的闹剧。”杜希名哈哈大笑得说道。
张弛这才明白,古时候可没有望远镜,也没有电话,八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人这个他不知道,不过肯定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只凭人来传令却是不易。难怪八十万大军玩笑一般就败给了区区八万的北府军。
众人连说带笑,杜希名在路上又不断的给张弛讲解军旅常识,行军倒也不觉得无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区,杜希名用马鞭一指,说:”据探马所报,流寇就出没在这楚山一带,不过也只知大概位置。”
张弛看着楚山百里绵延,不禁头大。
“莫非要让我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去找?”张弛郁闷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