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陈胜大泽乡传奇 > 二、墨家阳城大殉义

二、墨家阳城大殉义

肉之躯,书写墨家历史上最为壮烈的一页。那一刻,天地间仿佛回响着墨家先贤的谆谆教诲,以及他们对后世无尽的期许与寄托。

    既然钜子准备率众为阳城殉义,墨家钜子继承人问题同时也摆上议程。

    选谁为钜子继承人?经左右护法和八大掌门提议,继承人最后落在宋国的田襄子和秦国的相里勤两个人身上。

    墨家除了孟胜率领驻守阳城的这批核心人物比较有名之外,宋国的田襄子以阐述墨子的言论著称。他著有两册著作,一册是《墨子言解》,对墨翟的言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一册是《墨儒相权》,通过比较墨家与儒家的理论,再一次论述了墨家的核心思想,并批判儒家的假仁假义,因此他也被称为墨家的“言派”。

    相里勤,出生于秦国,但长期居住于魏国。他的著作只有一册《守城治国精要》,里面不仅详解了守城的精要,而且详细阐述了墨家治国的理念。他是一位墨家的实干家,被称为墨家的“行派”。他不仅自己设计守城器械,而且在齐国攻打韩国的时候,他带领一批跟随者赶到韩国,帮助韩国守住了其重要的城池平阳。尽管如此,韩王最后考虑到他不是韩国人,并没有打算重用他,而是奖赏了相里勤五百金。相里勤分文未取,率墨家弟子回到魏国居住。

    这一次只有右护法徐弱、冶金门掌门和木工门掌门三人支持相里勤,而左护法和其他掌门,以及钜子孟胜都认为田襄子是更适合人选。

    他们认为墨家思想尽管也需要有大量实际行动去证实,去表达,但作为墨家核心人物的钜子,他必须更是一位思想家,用思想去影响更多的墨者,去影响社会。作为墨家这艘思想巨轮的领航者——钜子,他不仅是行动的巨人,更是思想的智者,其肩上承载的,是引领墨者前行、以智慧之光穿透迷雾、照亮社会变革之路的重任。

    最后孟胜当场决定将钜子之位传于宋国的田襄子,并派两名忠诚且机智的墨者,携带密信,星夜兼程,前往宋国寻找田襄子,希望田襄子把墨家发扬光大。

    之后,右护法徐弱第一个自尽,支持为阳城殉义。

    看见传信的两名墨者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长,并慢慢消失,孟胜随后也自刎而亡。其他墨者全部跟随钜子孟胜自尽。传令的两个墨者转告田襄子继任钜子后,马上就辞行欲折返楚国阳城赴死,田襄子以刚接任的钜子身份命令两人留下,但两名墨者却表示,自己有先信在前,恕难从命,随后回到阳城君封地自杀。

    钜子孟胜等一百八十三名墨者在阳城君封地集体殉难,震惊七国。一时间,墨者之信,成为当时世上“信”的代名词。当时世间流传,“墨信百金”,能得一个墨者之诺,胜得百金。

    阳城君事件,钜子孟胜和钜子的直传弟子全部牺牲,墨家的核心人物基本损失殆尽。墨家一时没有权威人物有如此威望笼络下面这批有财产、有头脑、有思想、有技艺的墨者。于是各批墨者纷纷回国创业,从此墨家分为三派:

    一派相夫氏之墨,以齐国墨者相夫氏为代表,后称齐墨。因为嵇下学宫和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人物都汇集齐国,齐国的思想和文化最为开放。齐墨也因此在思想上对《墨子》学说阐述得最全面、最完整,一度被认为是墨家思想的最核心代表。

    第二派相里氏之墨,以秦国墨者相里勤为代表,后称秦墨。参与秦国国政的秦墨,更多地把关注点投注在墨家理念的实际应用上,因此更关注秦国的制度改革和民生诉求。秦墨也充分发扬了墨家的机关术、城防术、兵器制造工艺等强项,被当时的世人认为是与国家政治离得最近的墨家。

    第三派为邓陵氏之墨,以楚国墨者邓陵氏为代表,后称楚墨。邓陵氏是楚惠王的儿子,因为封地在邓陵,所以被称为邓陵氏,其身份是王子,所以其整理的墨家学说也最偏离墨家本意。后因邓陵氏长期得不到楚王重用,继而转向民间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楚国人因此练武成风,游侠之风大盛。

    话说多年流亡魏国,饱受欺凌与苦痛的秦献公,回国即位后一直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这一年,因为深受孟胜等墨者集体殉义的感召,主动邀请墨者相里勤入秦变法。

    相里勤正愁一身才华无法施展,与秦献公一拍即合,率领一批墨者进入秦国政坛,着手变法。秦献公非常欣赏相里勤等墨者之才,自始至终给予相里勤充分的信任,并加封相里勤为大良造,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镇龙棺,阎王命我在异界种田封神王妃玄门独苗,重生掀了王爷棺材板破晓圣曙来自末日说她虚荣要退婚,真退了他又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