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几百年之后,有个不姓马的大胡子指出,联系具有普遍性。
哲学不是材料学,没有各种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它只是个总结,所以这并不影响杨尚荆现在对哲学的运用,比如现在这种情况吧,就是联系普遍性的一个很好的注解。
“皇权不下县”和“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间就是相互关联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所以他不能、也做不到撇开自己身的阶级属性不谈,搞个土改之类的把其他地主的地全都充入国库,所以一个阶级共治天下,也就成了“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们联合起来,还是有能力和天子掰掰腕子的;
士大夫们,也就是读书人们,讲究的是一个“耕读传家”,这话听着贼文雅,实际上贼血腥,就封建年月那种垃圾到极点的生产力水平,想要耕读传家,地要是太少,别说人祸兵灾了,一个大旱就能变出一波的流民,而田怎么来?当然是土地兼并。“读”代表的是姿势,姿势就是力量,有了田就有了更多的姿势,有了姿势就有了权威,可以弄更多的田……一种循环,到最后,就成了“皇权不下县”的格局。
县令不好做的原因就是站在皇权和士绅权力的一个交汇点上,杨尚荆这个县令现在面对的,就是这么个状况,本来应该把持乡下治安的乡老里正,把这些破事儿推给了他,一个处理不好,损伤了皇权的权威性,以后自然就不用和乡贤们愉快的玩耍了,被摁着揍才是常态。
杨尚荆皱了皱眉头,扭头看向一旁的书吏:“去找人去户房吧,拿出鱼鳞图册来,比照一下双方的田土,看看有没有侵占,若是真有,自然要严惩不贷,若是没有,本县少不得要判一个寻隙滋事,打他几十板子。”
说着话的时候,杨尚荆自己都觉得行不通,明朝虽然在洪武年间就开始搞鱼鳞图册,把土地形状、面积、所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