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以‘通政’名官”,实际上就是个清水衙门,给文官们用来熬资历装逼用的,但怎么说呢,能在这里面装逼的,宣德年间皇帝不点头也得三杨点头,总而言之,这里面还是有文章的。
而身后名嘛,也是利益的一种,官职到了正二品尚书,哪怕只是南京的尚书,青史留名的机会也是抓住了,所以要顾虑的就是个身后名的问题了,当年受过三杨的恩惠,如今就这么把杨荣的孙子弄死了,事儿抖搂出来就是好说不好听,一辈子的名声就全成了骂名,他自己还得不到什么实惠,总而言之,不值当。
所以杨尚荆点了点头,脸上还是有沉思之色:“只是魏国公从那锦衣卫北镇抚司得到的消息,总不会有假吧?”
“那徐尚庸也说过,消息并不确切,只是告知少爷罢了。”忠叔摇了摇头,“如今锦衣卫为马顺掌控,马顺,阉党爪牙也,八年时侍讲刘俅恶了王振,在锦衣卫狱遭难,便是王振下的令。”
翰林侍讲是从五品的官儿了,虽然不是什么要害衙门的,比不得一般的五品主事有权,但是有清名,这么个人物直接被弄死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面,要是没有王振指使、庇护,马顺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杨尚荆敲了敲桌子,沉声说道:“也就是说,这可能是疑兵之计?”
忠叔点了点头:“若依老仆来看,便是如此,不过事无绝对,少爷总归是要多小心的。”
想事情要从多个角度去想,这个是说得通的,多少人都是喊着“我优势很大,我a过去了”这种口号,直接f2a过去的途中被拆了家,所以杨尚荆点点头,对着旁边伺候的知琴说道:“帮我更衣。”
此时的天色还不算晚,徐尚庸还没有离开,应该是还在馆驿之中,这边忠叔的分析,总要给他说说,带回南京去,也好给魏国公做一个参考,忠叔这个档次的家仆的分析,莫说是魏国公了,就是三杨这个档次的人物都要考虑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