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吩咐完老蔡没几天,南京城的徐尚庸,就派人过来了。
哪怕是勋贵,对钱的态度也是多多益善,正所谓烂船也有三斤钉,更何况黄岩县这么个通衢之地怎么也称不上烂船,有杨尚荆这个县令在后面撑腰,买卖总是要更好做一些——毕竟杨尚荆不会拿着勋贵的脸面,给自己套上一个“刚直不阿”的光环。
不过呢,因为政治正确的缘故,杨尚荆并没有出面直接主持这件事,只是让杨家给自己派来打下手的幕僚出面,在县里走动了一番,让魏国公家的人和他们见上一面,而那个出面的幕僚,也有了新的差事——一旦那边儿的事儿谈成了,他就在那边负责查账。
于是本县县衙的官营产业里,又添了些山林果园,当然,这都是本县“义民”们的捐赠,总体上和这帮土鳖乡贤们发现自家县尊好牛逼,居然能和南京魏国公一系摊上交情的事实没有任何关系,完全体现出了本县义民们想官府之所想,急官府之所急,展示了黄岩县官民一家亲的良好政治生态。
至于杨尚荆本人,则正在翻着桌案上的信件,脸上全是玩味的神色:“嘿,这两京的勋贵也是下了血本了,居然拿出一个犯了事儿的指挥使给我杀着立威。”
正在旁边儿坐着的忠叔就是一愣,指挥使可不是什么千户、百户,正儿八经的正三品武职,除去那些领着闲职当荣耀的勋贵子弟,整个大明朝的指挥使加起来也没有太多,他不由得抬起头来,问道:“少爷何出此言?”
杨尚荆脸上带着古怪的神色,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了忠叔:“北京中军都督府查出来的事儿,据说是英国公都动了怒,这盘石卫指挥使何有才是真的很有才啊,从正统六年至今,虚报杀敌、漂没缴获,乃至杀良冒功,什么事儿都干了,大明的百姓死在他手里的就有一百三十余人,尽数枭首,充作倭寇报功,自家亲兵家丁人人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