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使番邦的权力,总归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备倭衙门这边多使使力,给家中精通倭国语言的庶出子求个出身,还是没问题的,这剿倭的小事,礼部、鸿胪寺的那帮清流,总不至于还来和戬争功罢。”
这年月,中央王朝无论是体格还是体力上,都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周围的番邦,上层人都以会说中文为荣,要是夹杂点什么粤语啊之类的,差不多就能混到上层去,你要是会几句大明特色的凤阳官话,那妥妥的大拿了,在自己国内简直比大熊猫都稀有。
不过想要出使番邦,总得带个翻译什么的,尤其是杨尚荆打算派人去“调查倭国金银铜矿”这事儿的时候,毕竟日本那种弹丸之地,贵族再傻逼也是贵族,这种消息是不会轻易透露的,所以呢,从“小民”嘴里打听出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东南士族里面的大佬,杨家要是不偷摸地搞点海贸,那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名头,所以家里面的庶出子,精通外语的,还是培养了那么几个的,杨尚荆这么一招,除了给自己添了便利之外,也是“回报家族”的举动,哪怕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儿,最起码也让杨家看到了他的能力,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对他的支持力度也好加大一点儿。
所以忠叔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老仆这便修书一封,让家中早做准备,那些个庶出子,大多都是随船在海上行走的,若是迟了,只怕找不到人手。”
杨尚荆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一转眼,已经是快到了五月了,戬这婚事,可是还八字没一撇呢,没有魏国公这张护身符,总归是不爽利的,还是要让家中去书南京打问一番,免得束手束脚。”
忠叔愣了一下,点头应是,虽说就算杨尚荆娶了魏国公的女儿,对方想要切割止损也很容易,但毕竟还有那么一点儿出于道义上的规律,盟友都管不好的,会让其他人产生疑虑,如现在这般,魏国公找个老道批个“八字不和”,就能把杨尚荆打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