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做官也好,做人也罢,你要学会区分什么叫做主要矛盾,什么叫做次要矛盾。
就现在大明朝这个朝局,内廷再没落,只要有一个一心想要掌权的皇帝在后面撑着,都要比外朝文武加起来还狠。
所以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对抗内廷,而不是文武之间互相撕逼,一小批从九品的文官职位丢出去,只不过是个小实惠,对未来的外朝格局没有太多的影响,要是吧一批从九品换成一堆正五品……
那还是算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金英身上也一样,曾经的主要矛盾,王振的优先级排在外朝前面,所以他并不介意联合外朝坑王振一手,可是王振一去“休养”,自己坐稳了位子,收拾完内廷的烂摊子,他要怼的还是外朝。
换句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想活下去,首先要坐对位置。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杨尚荆,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在心里喊了一句卧槽。
当然了,是嘴上妈卖批,心里笑嘻嘻。
“这书塾首创之功,到底不小。若是这书塾推广开来,少爷少不得要在史书上记上一笔。”忠叔一脸笑容,似乎脸上的皱纹都跟着绽放开来。
能上史书,那可是天大的功名了,多少当官儿的,一辈子求的就是这个,现在杨尚荆这个档次的,虽然说能够借着杨荣的光,在史书里提一句,什么“孙戬,正统四年进士,历翰林编修、县令、兵部郎中、少詹事等职,卒于xxxx年”。
毕竟杨荣的牛逼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在忠叔看来,杨尚荆想要超过杨荣的历史地位,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过杨尚荆本身就是一个士子,在杨荣的后面给他单列一小段,提上几句也不是不行,可是呢,如果现在这个做好了,那么,就可以“参见列传xxxx”了。
这两个的地位,不仅仅是不一样的,是天壤之别。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