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们就是墙头草的标准结局,在外朝大佬的临死反扑下,被咔嚓一刀;如果优势并不大,还能升官发财,因为内廷要“千金买马骨”。
很简单的逻辑,但是他们需要赌命,而且赢面……几乎是零。
因为内廷获胜的结果,是王振重新上位,而王振的手段,足以令九成九的京官不寒而栗。
杨溥就待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已然是长叹了一口气,已经放弃了如何在朝堂上抗争,只想着如何用六百里或者八百里加急,给远在浙江的孙原贞、方廷玉、轩輗三人传讯,在那边保证案情推进,不让出去的钦差看见什么东西了。
至于劝说这几个人反水,几无可能,外朝内廷之间的倾轧一起,他们只能跟着内廷一条路跑到黑,否则就算反水过来了,也会被当做两面人看待,得不到任何重用。
可就在这个时候,就看都察院里面闪出二人,正是御史曹恭和孙旒,大喝一声“臣有本奏”,就让整个朝堂为之一振。
这二位是何许人也?
这可是外朝的铁杆,杨士奇留下的几个不多的,能坚定地站在外朝这一边儿的人物。
当年前吏部尚书郭琎还是掌管詹事府的时候,宣宗皇帝想要让他代替蹇义做吏部尚书,被杨士奇给怼回去了,不过蹇义实在有点儿太老了,在任上病死,没有办法,郭琎还是上了位。
然后在正统六年的时候,御史曹恭就秉承着杨士奇的意志,给郭琎来了一发,玩了一手“天不下雪是因为在位者失德”的把戏。
和大明王朝1566那套很像。
虽然郭琎表示自己跑得快,但还是被杨士奇这位敦厚长者教做人了。
因为孙旒捏着他儿子受贿,把他狠狠地批判了一番。
这二位出马,还是在这个时候,到底要干什么,还用问?
你看看上面朱祁镇的脸色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