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嘴巴上就挂油瓶了,她瓮声瓮气道:“奴婢是真为姑娘心疼,这晋王殿下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咱们姑娘又不是正妃,这一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正经回门,他竟然连仅有的一次都不陪姑娘。”
赵舒尔拍了拍她的肩,劝慰道:“事到如今,咱们只能将事往好处了想,这晋王生母早逝,我嫁过来也不用像旁人家的媳妇一样,天天还要去婆婆那儿立规矩,我一个侧妃连去拜见太后陛下都不够格,等晋王开了府,我就是有钱有闲,还有一个漂亮夫君养眼,不就是没有宠爱吗?这还能影响你家姑娘少吃两碗饭?”
看着花萝想张嘴反驳,赵舒尔直接两手一捏手动让她闭嘴。
她嘘了一声,“走,咱们去看看晋王殿下的家底儿。”
说干就干,赵舒尔挑了十几个内侍风风火火的就往库房去,折腾了许久后,将十辆马车塞得满满当当,这才心满意足的往赵府赶去。
赵舒尔想的很简单,既然面子没了,那她就多捞点银子给阿爹阿娘买衣裳打头面去。
这世道谁还嫌银子多不成?
一群人浩浩汤汤还未抵达赵府时,就已经听到了震天响的鞭炮声。
赵舒尔把帘子掀开,就见着二哥的贴身小厮喜气洋洋的提着笼框,大声喊道:“大姑奶奶回府啦。”
话音一落,他就把笼框里的铜板往围观的百姓们撒去。
大魏习俗,回门的姑娘会给赏钱,但像这般提着笼框撒的还是少见,百姓们也是乐的只见牙不见眼,不要钱似的说着吉祥话。
赵舒尔见这架势又喜又无奈,唉,这绝对是他二哥的手笔,这种张扬的事只有他家那个傻二哥才能干出来。
赵府门口此时也是站着一群人,赵夫人面色焦急的站到了最前面,扶着她的赵少夫人赶紧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母亲别急,已经派人去接了,舒舒如今都是嫁了人家的了,稳重着呢,出不了事儿。”
赵夫人脸上焦急没有因为这话减少,她眼睛定定的看着巷子口,“今日是舒舒回门的大喜日子,你今天给我少说点话。”
这话说的好不客气,赵少夫人眼底闪过愤恨,凭什么赵舒尔一个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