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657大阅礼

657大阅礼

   “京营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也不指望他们能爆发出什么战力。

    若真是要大阅,我看还是从蓟镇和宣大挑选精兵良将参与。

    既是大阅,必然有外藩使臣在旁,朕不想让他们看到京营那不堪的样子。”

    “陛下多虑了。”

    魏广德先前就想说话,可隆庆皇帝继续在说,他自然不敢插话。

    这会儿皇帝说完,也该轮到他说了。

    “京营的情况,臣当然知道。

    既是大阅,自然要重练京营,可不敢让他们现在这个样子出来见人。

    臣觉得,谭纶既已是兵部侍郎,可让他再兼个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赞理京营军务就理所应当。

    赞理军务,本就是主持京营日常训练。

    再有既会选兵的戚继光,让他重新筛选京营兵士,将精锐合遍一营做为这次大阅的部队,大阅后保留做为京营作战主力,剩余老弱残兵可放归或者担任京营日常承担的差事。

    这样,那支保留的精兵可只专注于作战训练,以后就不再理会杂事,平时以精锐之形象参与各种礼仪活动,若有战事也可以拉得出去。

    而且,这事儿暂时还不急,总要给谭大人和戚将军留够练兵的时间不是。”

    京营为什么缺乏训练,魏广德心里清楚,许多勋贵把京营当做免费劳动力,把大量京营士卒弄成自己的私奴。

    奴役也就算了,还不给钱,而是发朝廷的军饷,还要克扣一笔。

    要不是担心人在京师,扣的狠了闹出哗变,只怕京营早就空了。

    试想饭都吃不上,谁还肯卖力,更别说卖命了。

    按照魏广德的意思,把京营剩余的精锐单独编军,老弱就留给那些京城权贵去用,既能保持朝堂稳定,也能让京营重新恢复一丝战力。

    不过这么做,貌似就有点像恢复到正德朝的样子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正德皇帝时期重练的京营,大量充斥抽调的精悍边军士卒。

    可以说,正德朝京营的战力,直逼明初的京营是毫不夸张的。

    隆庆皇帝想了想为什么那些文官不喜欢正德皇帝做的这一套,他也就释然了。

    虽然心里很不高兴,可有时候真不是皇帝可以决定一切的。

    就像现在,他知道正德皇帝搞的那一套其实可以提高明军战力,可他却很难重新拿起来,因为文官集团不喜欢。

    到时候,他们只要卡住户部,就可以让军心涣散。

    大明朝廷没钱是朝野共知的事儿,只要把户部的银子散出去,到时候没钱发军饷,他这个皇帝就会被架在火上。

    魏广德的提议,或许是文官集团的底限。

    不增调班军,而是从京营内部挖掘兵员,这样提升的有限。

    或许有人会奇怪,谁不希望自己国家军队强大,可在大明朝,文官集团还真就不希望明军重现明初的军威。

    为何?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土木堡之前,明廷属于文武相制状态,是比较平衡的。

    但这个平衡,却是皇帝偏帮文官造成的一种平衡。

    实际上,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在大唐卖烧烤半岛蝉鸣日记法医重生,先生不要欺负我!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玄幻:开局百亿倍增幅的我无敌了官场从秘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