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896平乱

896平乱

臣。

    原制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逢边疆多事之秋,边务冗杂难测,兵部此种旧人事编制难以处理繁多冗杂的边疆政务,无法适应复杂的边疆局势。”

    高拱一边说,杨博就在一边不住点头,看似全都听进心里去了。

    “增置兵部侍郎,以储总督之选,以支时方边事。

    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本兵,中外更番,边才自裕。

    首辅大人大才,此意恳切可行。”

    杨博等高拱说完后才总结道,还不住夸赞。

    花花轿子众人抬,杨博说话也是漂亮,拍马屁的功夫自然也是一流,否则也很难在嘉靖朝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接下来,高拱又对杨博说起几件事儿,都是他认为杨博上任后就要着手操办的。

    第二条,高拱就建议慎选兵部司官。

    兵部司官指隶属于兵部尚书、侍郎之下的兵部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中的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

    明朝中叶以来,兵部司官在选任上往往频繁调迁,泛泛而用,难以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长此以往致使司属官员们不重其职,消极应事,严重限制了兵部职能的发挥。

    首辅高拱认识到司官是兵部中的重要一环,要足够重视兵部司官,严格规定司属官员不参与一般职务的轮换,只能在兵部系统内升迁。

    这其实就是他思考很久后才下定的决心,这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干部,专业的事儿让专业的人来干。

    高拱认为,兵部司属须经久历任,使其熟谙军旅之事,不可随意调任,如此边方缺额的情况就可得到解决。

    总督与侍郎的内外调度以补替尚书之缺,兵部司官又可补边方兵备之缺,如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既可以解决边方无人可用的问题,又可以使兵部司属谙知国家军事典章制度,熟悉兵部事务处理原则。

    甚至,高拱还向杨博建议,在兵部司属的选任上,可以考虑从边塞知兵之人中选拔,毕竟他们有实战经验,远比只懂读书的进士要强许多。

    最后,高拱又提到体恤边臣,严明奖惩。

    边塞之地向来自然环境恶劣、苦寒,嘉靖、隆庆年间,边塞少数民族内侵甚急,边地可谓凶险异常。

    督臣长期守边,辛酸苦劳,责任之大、凶险之巨,可见一斑。

    高拱念边关督抚久处边关苦寒之地,异常辛苦,有意向隆庆帝建议对边关督臣实行通融休假制度,以缓解边方督抚的辛劳,使边臣得到休养。

    这,其实和他当初上奏,增加兵部侍郎人数有关,他希望边臣能够轮换回京休息,入兵部成为侍郎。

    杨博仔细倾听高拱之言,看向他的目光也是微变。

    他知道,这些话怕是很早已经就在考虑了,绝不是临时起意。

    高拱能处人之位而所想,体恤督抚的辛劳,足见其御边谋划之周详与处事之细致。

    虽然杨博实际上更看重吏部职权,但是经过这一晚和高拱的交流,他也深知,自己要想真正走到那一步,现在就得全力配合他的政治改革,取得他的信任。

    否则,休想染指吏部。

    而不能执掌吏部,想要由兵部为台阶跳入内阁,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孙山,科举快穿之崩坏剧情拯救计划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神算小村医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英格兰热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