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133大军压境

1133大军压境

集结军队变得更为困难。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军人的比例增加,而适龄服役人口的比例相对减少,也是导致出兵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最重要还是战争性质的变化,也是导致出兵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国时期和大一统王朝时期的战争性质不同,战国时期多为决定国家存亡的决战,因此会倾尽全国之力应对。

    而到了宋元明清时期,虽然也有大规模的战争,但大多数战役并不涉及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没有必要倾尽全国之力应对每一次战役。

    因为这样的分工制度,明举出征已经不需要像以前,需要征集大量的百姓参军,而只是针对卫所调兵,自然兵力有限,而战力也有一定保证。

    可是缅甸的情况却是不同,他们还在用“全民皆兵”的军制,莽应龙发动的对外战争,那都是大量征集田间地头的农民参战。

    坏处自然是连续作战的话,会大大影响本国农业生产,战争不能持续。

    不过好处就是可以快速集结大量的军队投入战场,争取最快时间赢得战争。

    同时,战胜后获得的战利品,也足以弥补因为集结青壮耽误农时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一个国家陷入对外战争后,往往很难停下脚步的原因,要么打出一个大大的江山,要么就是最后崩溃失败。

    以战养战,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莽应龙因为察觉到大明要对东南半岛出手,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正面硬杠下去,所以在抽调大量精锐突袭木邦成功后,根本来不及休息,直接出兵悄悄包围了孟养,准备彻底完成对大明所谓三宣六慰的统一,进而和大明叫板。

    实际上,他的动作不仅如此。

    他还派人秘密联络了麓川、陇川、千崖等大明境内的土司,拉拢他们,给他们许诺各种好处。

    这也是沐昌祚到现在都没有收到边境出现缅军情报的原因,那些土司屁股已经坐歪了,用装聋作哑的态度糊弄他。

    莽应龙联络的各路土司,最远甚至已经到了湾甸,湾甸土司知州景宗真,在这个时候也选择投靠莽应龙,而期望在缅甸获胜以后可以扩大他的土地和人口。

    在云南,靠边境的地方都是土司世袭为官,治理一个地方,而这些土地不过占了云南全部面积的一半左右,还有大片土地是被朝廷控制。

    而莽应龙给他们这些土司的代价,就是分割汉人控制的区域给他们,成为他们世袭的领地。

    这是大明朝廷绝对不会答应的事儿,也只能是莽应龙这样的大土司才能答应下来的事儿。

    这样的诱惑,那些土司不会怀疑吗?

    实际上,还真不用怀疑。

    因为所谓的东吁王朝,实际上也是由一个个土司部族组成的。

    那些早前效忠莽瑞体等人的土司,都在东吁王朝的扩张中获得了好处,扩大了领地和人口,自然让其他土司眼热。

    靠着示范效应,很容易就能拉拢大明境内的土司。

    而大明呢,虽然也时刻提防着这些土司,但也只是更加关注他们的动作,对私下和其他土司之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说好的柔弱炮灰,拿刀的是谁?佣兵我为王四合如意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因人而异的系统道门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