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187张居正的担忧

1187张居正的担忧

一清二楚,就一个游击带队,兵马不过数百人而已。

    线贵虽然就可以直接把这些明军击败,可他还想抓稳手里的两千来兵马,也不愿意损失多少。

    大明这边不说了,在缅甸,那就是讲究实力的地方,手里的实力就是你在缅甸国内的地位。

    线贵虽然不是缅甸人,可对那边的情况也是耳闻目染,看得多了。

    土司只要手里有兵,又愿意听缅王的调遣,就能成为这个地方的土皇帝,为所欲为。

    没了兵,土司算个屁,地方直接就被缅王分给别人了。

    兵越多,地盘越大,这就是缅甸那些土司领地的规矩。

    也就只有东吁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才是按照缅王的一直在运转。

    总体来说,比大明控制的宣慰司还要残酷许多。

    罕拔虽然不怎么相信,可线老三的话有一句说道他心坎上了,那就是“兵贵神速”。

    带兵打仗的人,就算没有总结出这个词儿,但也会在实际作战中使用。

    此时听到罕拔耳中,就觉得很有道理。

    看了眼线老三这个草包,心里倒是对大明的文化有了敬意。

    从这样的人口中都能听到这么有道理的话,看来汉家文化回头还得好好学学。

    由此,不免又想到缅王常年不离手的那本汉人的书,叫什么《三国》的,也得找来叫人讲讲。

    罕拔是有点文化的,至少汉字认识一些,不过看汉人的书就太难为他了。

    好吧,只能说当初他看的都是汉人考功名的书,自然不是一般人能看进去的。

    缅甸人中但凡能看进四书五经的人,大多会选择跑到大明参加科举,大明也对他们来者不拒。

    实际上,明朝的进士还真有外藩读书人成功考取进士的实例。

    从唐朝开始,就有直接让藩属国士子考进士的先例。

    比如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进了国子监,后来考中进士,留在大唐当官,一度归国,后来又返回唐朝,葬在长安。

    唐穆宗时,设立“宾贡制度”,番邦可以向大唐推荐“宿卫学生”,被推荐的学生可以进国子监学习,并参加“宾贡科举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会被授予“进士及第”称号。

    然后可以选择回国,或者参加吏部遴选,留在大唐做官。

    新罗崔致远考中后,担任过溧水县尉,给高骈做过幕僚,还写过《檄黄巢书》,最后回归新罗。

    一直到唐末,宾贡进士有58人,即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登科的也有几十个。

    北宋延续了这一制度,开宝九年,高丽金行成入国子监,后来进士及第,朝鲜王要他回去,他死也不走,官至殿中丞。

    太平兴国五年,高丽康戬进士及第,留在北宋为官,还弹劾过寇准。

    由于元末明初多年的战乱,科考就像动乱时期的高考一样,耽误了许多年。

    当明朝第一次举办科举考试时,已经是洪武四年了。

    这次开国第一考,最终有一百二十人考取了进士,其中有一位来自朝鲜半岛,史料中原话是“高丽国中一人“,名叫金涛。

    那年有四位高丽国学子来中国读书,只>>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说好是辅助,秒杀光环什么鬼?怪物来了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团宠师妹归来,拯救满门怨种反派地府兼职后,假千金成警局团宠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