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做得可以,
而且身体的强度提升后,他感觉在入弯的过程中,身体的掌控力也相应提高了一大截。以前控制起来需要耗费更多心神和体力的地方,现在可以更加轻易就跑过去。
弯道途中跑。
湖凯开始有意识倾斜身体,内倾,这样可以使得右腿的蹬地力量更好增强,
同时也更好进行摆臂动作的流畅性。
同时,
开始施展最新训练的摆臂技术,圆周形摆臂。
这个场景被山村木五郎看到还嗤笑了一把,因为在他看起来,曰本没有的2米技术,种花家用出来,都是想当然。绝对是自己的闭门造车,瞎编乱造,属于笔记乱投医。
一点都……不科学。
在弯道上,湖凯感觉还不错,他用余光瞟了一下,现在自己应该在前四,
杨耀竹在自己后面,
看起来起跑不是特别好。
看起来还是受了一点对方2米无敌威名的影响。
这样自己的担子,就更重了。
湖凯采取了后蹬时,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的方式跑弯道途中跑。同时配合大腿前摆时膝关节的内收。这样使得他能在更好的位置对抗弯道向心力。
虽然这是很传统的跑法,但只要做到极致,也不是不行。
田径运动员,最重要的,还是成绩。
而且现在比赛很多,在多哈亚运会之前,苏神都不会建议湖凯来大改技术的。
……
“凯哥这个技术动作倒是做得很扎实。”赵昊焕在旁边看着道。
他虽然不跑2米,但是不代表不知道2米怎么跑,他也跑过练过,只是最后放弃了这个项目而已。
“李青教练调教他还是很用心,就是之前身体基础太差了,连这个等级的技术动作都无法完全发挥出1%。”苏神说完,旁边的张培猛深有体会。以前他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苏神辣么强调身体,甚至要把身体放在技术等级之上。
这完全就和传统的训练理念,背道而驰。
但是现在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提高,都让他清楚了这个原因。
即便是苏神不回答,他也渐渐懂了。
因为很多东西,没有身体作为基础,作为保障,你就算是技术训练了一万遍,也没有用。
你的身体基础,根本不够1%发挥。
就比如湖凯这个刚刚这几个技术动作,作为湖凯的水木师弟,他比谁都清楚细节的变化。
以前湖凯跑这几下,总会有点点莫名其妙的“别扭感”,这一点他和李青也反应过,李青他们花了很长时间修改技术动作,也没有最终修改成功。最后只能草草定义,应该就是湖凯的生理条件受限,只能做到这样。
一度张培猛也这么认为。
但其实呢。
完全不是这样。
因为这个问题,这才来了“苏神系”不到半年,已经是完全解决。
甚至……
苏神当时的那句话他到现在还记得——
“根本不用修改什么,你练几个月自然就好了。”
这话当时让张培猛极度存疑,这是什么搞法,大家在那边搞了那么久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说不用改,自然就好了?
但后来事实告诉了张培猛,还真特么……就是这样。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