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福兮祸之所依
杨清音才夸了好名字,紧接着就说道:“太祖第六子楚王,就名一个‘桢’字,皇孙此名……”
朱咸铭当即答道:“帝王之名才需避讳,一个绝嗣国除的楚王,难不成还想霸占‘桢’字?”
皇帝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杨清音也无话可说,于是答道:“你意已决,那就如此安排吧!”
帝后二人议定,这件事就算定了,全程朱景洪夫妻没有参与。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帝后二人遣使前往襄王府,带了些基本赏赐前往慰问。
至于正式的封赏,还得等宝钗恢复几日,至少能下地走路时再进行。
但反过来说,越缺什么才越重视什么。
“元春姐姐……实在对不起你了!”宝钗心中暗暗想着。
“儿臣朱景洪谨奏,叩问父皇圣安……”
想到最后,朱咸铭又摇了摇头,而后低声念道:“翰林院那些人自以为是,让他们润色老十三得他们耻笑,还是送去司礼监吧……”
“往后太子……还要多依仗十三弟呢!”
然而没等元春把话说完,就听宝钗道:“姐姐,太子乃国之储君,我们则为臣子……君臣纲常不可不顾!”
辽东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得辽东顺服之事,在朱咸铭看来就非常合适。
“这小子……字也写得周正了!”
元春不傻,她知道眼前这聪明的妹妹,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宝钗,即便在刚生孩子这两天,她都没忘了跟元春演戏。
皇帝额外加恩,不可避免会将襄王府推到风口浪尖,这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再过几个月,就到了正统十四年,朱云笙将满十五岁,确实到了成婚的年纪。
言及于此,宝钗甚至起身说道:“今日妹妹放肆妄言,但请姐姐三思!”
在这世上,又多了一个让她牵肠挂肚的人。
太子监国,普通庶务皆由其打理,军国大事及官员升迁贬谪,则仍是由皇帝一人裁决。
奏报看望,朱咸铭心情大好,当他拿下一份奏报时,才发现还有一份朱景洪的请安折。
皇帝就是这样,要想掌握帝国的情况,只能依靠各个方面传来的奏报,其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有水分,全都得靠他自己来把握。
相比之下,各府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无疑更加生动有趣一些!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时间来到了八月下旬,金州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姐妹情深,演得多了也发腻,宝钗二人聊了一阵子,就把话题转到了“八卦”上去。
朱景洪不在家,宝钗在王妃便有生杀予夺之权,此番如此严厉训示王府诸事,到场的总管和女官们都不敢怠慢,个个都在心里为自己敲响了警钟。
忠诚忠诚再忠诚……襄王府是忠诚于东宫。
且说此时乾清宫内,皇帝就在看辽东发回的奏报。
所以其实朱咸铭已打定主意,入宫阅兵不能实现目的,他将调配大军讨伐朝鲜,摁死李氏实现杀鸡儆猴的目标。
“听明白了!”众女皆答道。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