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何枝可依<br><br>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朝廷与准噶尔的第三轮谈判结束。<br><br>最后一次谈判,乃是由太子亲自主持,以表明朝廷对谈判的重视。<br><br>朝廷给出了和谈的“底线”,那就是准噶尔退出吐鲁番一线,双方以天山山脉为界限。<br><br>朱咸铭当然不是真想和谈,而是打算借此机会占地盘,在吐鲁番站稳脚跟后再寻机开战。<br><br>准噶尔人使团里也有高人,他们咬死的底线是割让哈密,双方互不相让注定要谈崩。<br><br>第一次独立处置这种军国大事,太子就把差事“办砸了”,这让他心里既难受又慌张。<br><br>反倒是皇帝这边,知道和谈很可能不成,所以没有过多苛责太子。<br><br>听了太子禀告之后,朱咸铭就没再深究此事,而是拿出了兵部的一份题本。<br><br>近期侍卫亲军和京营,以及各地方都司都有人事调整,这份题本是兵部近期上呈的第三份推荐名单。<br><br>在这份名单上,空缺的官位有五个,而兵部推荐官员有十五人,同时附上了这些官员的基本信息。<br><br>“让太子看看!”<br><br>听到皇帝的吩咐,程英将题本接过后,送到了太子本人手中。<br><br>朱景源摊开来看,在广西都指挥使拟任名单上,看到了贾赦的名字。<br><br>这一刻,他的心更慌了!<br><br>“兵部推荐贾赦任职广西都司,内阁那边对此审阅过了,此事你怎么看?”<br><br>听到皇帝的问题,朱景源思索了一会儿,方才答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此议可允!”<br><br>朱咸铭知道贾赦出仕,背后是太子推波助澜,所以他要听听太子的意见。<br><br>为维持某种“平衡”,朱咸铭朱咸铭不但要打压襄王府,还要适当加强太子和睿王两家。<br><br>在这个背景下,如果太子所言有理,一个边地都指挥使的位置,朱咸铭还是可以给与。<br><br>“理由!”朱咸铭平静问道。<br><br>太子内心是忐忑的,好在他对此已有准备,思索之后开口答道:“其一,贾赦忠心耿耿,其常言久食君禄而未报圣恩,心中……<br><br>“其二,贾赦出身武勋之家,少时得国公教导,其才能足以胜任……”<br><br>从忠诚和能力两个方面,太子介绍了贾赦很合格,一番阐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br><br>思索之后,朱咸铭说道:“他久未领兵,骤然主持广西之事,只怕一时也难以周全!”<br><br>“便让他去广西,做個都指挥同知吧!”<br><br>都指挥使位从三品,都指挥同知为正四品,看起来差一级却是个大坎。<br><br>贾赦去做都指挥同知,那么原来位置上的人,便该理所应当官升一级。<br><br>“你意下如何?”<br><br>“父皇圣明!”太子连忙答道。<br><br>虽然对这一结果不太满意,但好歹算是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朱景源当然不敢犹豫。<br><br>“你回去吧!”<br><br>“儿臣告退!”<br><br>太子转身离开后,朱咸铭起身走向了里间。<br><br>在里间靠东位置,此时立了一张大的屏风,上面贴了一张横竖皆有书尺的纸,纸上写了很多的字。<br><br>细看之下,纸上写的是侍卫亲军和京营,正五品以上将领的信息。<br><br>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将领,名字已被朱咸铭给标了红,如果朱景洪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