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朱咸铭没想到,只是他确实信任朱景洪,所以不认为这个问题是问题。<br><br>“西北和海上,你觉得哪边更重要?”皇后转移了话题。<br><br>“说不准!”<br><br>皇帝这样的回答,着实是让杨清音意外。<br><br>没等她继续发问,只听朱咸铭解释道:“我认为西北更重要,老十三却说海上重要,我总觉得……他可能是对的!”<br><br>竟是这样的内情,杨清音也不知该说什么,心中不免吐槽这俩人谁才是爹。<br><br>杨清音接着说道:“既然你觉得西北重要,前两年老十三领兵平叛,获胜之后你何必将他召回,任其一鼓作气取得全胜,岂不省去许多麻烦!”<br><br>皇后所谓的麻烦,不只是说耗费国库,以及折损许多性命……<br><br>“你是想说,我在猜忌打压老十三?”朱咸铭神色严肃。<br><br>皇后没有说话,其实是表达了担忧。<br><br>老十三这么厉害,对皇权的威胁如此之大,皇后也担心日后会出事。<br><br>“当年老十三那点儿功绩,我还犯不上猜忌他!”<br><br>金陵剿倭小打小闹,西北平叛才算正式,也是朱景洪真正展露才能的时候。<br><br>西北平叛朱景洪虽有功绩,但毕竟根基还是欠浅了些,对皇帝确实威胁不大。<br><br>这是皇帝想表达的意思,其中到底几分真几分假,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br><br>背着手走在前方,朱咸铭徐徐说道:“召他回京是因为……平叛之战未到结束之时!”<br><br>“此言何解?”杨清音越发感到疑惑。<br><br>“西北征战耗费甚大,对朝廷来说是如此,对西北各地藩属则更甚!”<br><br>“只听朱咸铭接着说道:“扎萨克叛乱,皆因其实力变强,然西北诸藩属,唯他一家强否?”<br><br>听了这话,杨清音问道:“你的目的,是借机削弱周边藩属?所以战事不能停得太早!”<br><br>“如此……便可避免再有叛乱!”朱咸铭点了点头。<br><br>“可谁能想到,朝鲜和东南海上接连出事,反倒使朝廷耗费糜多,以至如今国库空虚!”<br><br>这就叫计划赶不上变化,过去的事情证明了这一道理,未来的事情或许也会如此发展,没有人能说得准。<br><br>杨清音平静说道:“所以现在,你想尽快结束战争!”<br><br>“嗯!”<br><br>到眼下,一切都解释通了,虽然许多事很荒唐,但总算有了定论。<br><br>“你就能笃定,老十三去了,一定能赢!”杨清音再度提出质疑。<br><br>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不想朱景洪去战场上。<br><br>其实更确切的说,朱景洪每次去打仗,杨清音都不希望他去。<br><br>“他有天分!”朱咸铭答道。<br><br>这就是他的理由,听起来就显得儿戏,但似乎又很有说服力。<br><br>接下来,这夫妻二人又聊了许多,他们已许久没这般深入交流过。<br><br>“今天你我之言,绝不可入第三人耳,即使老十三也不能讲!”<br><br>“他是一块璞玉,但还须细细雕琢,不能让他骄躁自满!”<br><br>这些道理,杨清音当然认同,所以她点头应下了。<br><br>但其实,所谓的细细雕琢,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打压。<br><br>所以在接下来,朱咸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