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二百七十八、夫子的欣赏

二百七十八、夫子的欣赏

女皇陛下留住,随圣驾去往仁寿殿,获赐绣凳,一同坐着接见了外邦朝贡的使臣,后者们俯首称臣,崇敬歌颂,女皇手背撑下巴,颇为满意,赏赐天朝上国该有的重礼,狄夫子坐旁边,面无表情……

    半个时辰后,年迈女皇终于放过了胖老头,准回官署。

    狄夫子慢吞吞回到凤阁大殿,在靠窗的小案几上坐下,摆弄算筹。

    下方两排凤阁属官们,不时朝殿内上首瞥一眼。

    狄夫子低头算账,一如往常。

    作为当场宰相,一举一动,皆有无数双或敌或友的眼睛盯着他,猜测其动机,揣摩其心思。

    狄夫子早已习惯。

    一日无话。

    卯初二刻又至,狄夫子离座,依旧率先出殿。

    不过这一回,他脚步略微放慢了点,有些慢吞,路过御史台时,恰好碰见同样下值的御史中丞沈希声。

    “夫子。”沈希声行礼。

    狄夫子背手身后,轻“嗯”一声,径自走在前面。

    沈希声不动声色跟上。

    二人似是顺路,去往应天门的,又恰好撇开了主干道的人群大部队。

    短暂的路程里,狄夫子头不回的对沈希声言语了几句。

    后者微愣,不等他多问,二人临近应天门,狄夫子上前,迎上朱紫公卿,把沈希声留在了身后。

    这位御史中丞脸色若有所思。

    翌日一早。

    御史台的一位年轻监察御史,带着一纸文书,昂首走进天官吏部司。

    年轻御史要求调用江南道今年各州县上报的政绩考状,事无巨细,悉数带走,供长官复查。

    御史台有监察百官之权,包括对官员政绩升迁凭据的复查,调用这些档案倒也不足为奇。

    吏部司官员扫了一眼文书右下角某位沈大人的印章与签字,确认无误,便转头带人,入库取拿档案。

    ……

    夜凉如水。

    积善坊内,一座低调朴素的宅邸,白日门外的车水马龙早已散去,直到深夜才稍微安静。

    此刻,这座宰相宅邸内,灯火稀疏。

    这与周围灯火通明、彻夜不息的富贵府邸,还有不远处的洛水边、临水长街上一座座闪耀五颜六色灯光的华美朱楼,形成鲜明对比。

    没错,在洛阳,当朝宰相与爱出汗的有技术的女子,甚至能住在同一个里坊。

    洛阳城内街道纵横,里坊毗邻,特殊的里坊制度便于管理,虽有宵禁,但是洛阳城乃是当世第一等繁华之所,汇聚百万人口。

    宵禁也只是限制各个里坊间人员流动,丝毫不限单座里坊内的特殊夜生活。

    不远处洛水畔的青楼喧闹,丝毫没有打扰某间书房内的沉默气氛。

    狄夫子安静翻看一本本奏折与考状,

    桌上,独亮的一粒灯火,隐隐照耀出奏折与考状上,那些江南道江州官吏们的姓名。

    甚至其中某一本奏折上,还有“欧阳良翰”一闪而过的四字名。

    关于龙城治水与折翼渠的所有上报奏折,全都在这里。

    其中,还包括记录州县各级官员评价与见闻的考状。

    全都是围绕那一座折翼渠的修建始末与详情。

    虽洛都与江南道远隔万里,但关于某位年轻县令默默修建折翼渠的全过程,渐渐在灯火下眯起眼睛的胖老头脑海中,迅速拼凑出全貌。

    对于这种事,狄夫子从不偏听,

    哪怕是谢旬、沈希声等亲信晚辈。

    “呵。”

    狄夫子轻笑一声。

    他翻了一圈官员们关于折翼渠的上报奏折,有些理解为什么这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营造,

    在上报洛阳之后,丝毫没在天官等三省六部引起哪怕一丝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重生84:我要上大学非正常美食文暮汉昭唐顶级美貌盗笔:开局撞见陈皮在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