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剑来 > 第七百一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第七百一十二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御剑南下宝瓶洲。

    北地第一剑仙白裳,太徽剑宗掌律祖师黄童,浮萍剑湖郦采……

    在剑修之外,还有火龙真人的两位高徒,指玄一脉袁灵殿,还有白云一脉。

    大源王朝崇玄署一拨道门真人,披麻宗宗主竺泉,还有骸骨滩鬼蜮谷内的那位白骨剑修,女子英灵蒲禳。

    京观城高承曾经打开天地禁制,让蒲禳祭剑。

    如今高承已经离开鬼蜮谷,披麻宗修士无事可做,而身死道消于此地古战场的蒲禳,则选择去往另外一处战场,就当是与那位一直放不下的心上人,无声道别了。既然自己注定无法与他成为一对神仙眷侣,又何苦拖累他成不得一位人间佛?喜欢一人,不该如此。

    宝瓶洲风雪庙剑仙魏晋,曾跨洲问剑北俱芦洲天君谢实。

    此次亦是与天君谢实同行,两人皆可算归乡之行。

    浮萍剑湖郦采,与大弟子荣畅,在动身之前,她与陈李、高幼清两位嫡传弟子说,说自己要去老龙城那边瞧一瞧。

    在你们的家乡,师父的异乡,都杀了不少妖族畜生,没理由在浩然天下这家乡,不再打杀一些妖族畜生。

    岂不是让好友李妤看笑话,以后还怎么在你们俩孩子面前摆师父架子?

    只是郦采还有一个理由,没好意思与晚辈弟子多说。

    在那边,就是宝瓶洲的最南端了,不用与北俱芦洲隔着一个洲,所以可以离着某个负心汉近一些。

    在返乡的郦采,不断听闻桐叶洲形势之后,如解心结。

    那个没良心的男人,辜负了自己,事实上还辜负了许多痴情女子的一片真心,可到底他没有辜负一个大老爷们的该有担当。

    这样的姜尚真,值得郦采去伤心,去喜欢。

    在他们联袂南下跨海之时,无论是不是剑修,人人少有慷慨赴死或是意气风发的神色。

    心境平静。

    因为就好像是在做一件理所当然的寻常事。

    我北俱芦洲修士,自家关起门来,不管如何打生打死,勾心斗角,飞剑、修士、武夫,动辄以飞剑术法拳脚相向自家人。

    可大势一来,少了哪个洲修士都可以,唯独不能少我北俱芦洲!

    人南下,更是侠气南下。

    ————

    刘十六,在灰尘药铺先与米裕喝过了酒,只是本该北去的米裕,却说再晚些回落魄山。

    刘十六就与这位剑仙多喝了一壶酒。

    这天范家供奉的桂夫人,突然来到了灰尘药铺。

    刘十六说道:“你会这么做,我比较意外。”

    刘十六也好,天下最正统的“月宫种”桂夫人也罢,准确说来,都可算是远古余孽了。

    后世书上喜好说那光怪陆离的神仙志异事,说那遥遥海上有古仙,沧海桑田,辄下一筹,已满十间屋。

    事实上,对他们两位而言,真不算什么奇人怪事。

    他们,或者说“它们”,都曾在天上俯瞰大地,亲眼看那人族出现,看那人族登山,最后看那人族登天。

    宝瓶洲中部。

    一条大渎,夜色中风平浪静。

    一条小船,有一个孩子在吃力撑蒿。

    却有一位惫懒的白衣少年,躺在船头,雪白大袖垂入水。

    水光月光,白袖愈白。

    少年闭眼,大声吟唱道:“春水载船船载人,船行春水同在天。”

    少年猛然坐起身,苦兮兮埋怨道:“天不惜地不怜我这歌者苦。”

    崔东山双手各出一根手指,使劲揉着眼角,想要悲愤落泪才衬景。

    只是没等他挤出眼泪,就看到了结伴而行的两位,一个来自北俱芦洲骸骨滩,一位就来自更远的地方了。

    京观城高承。

    崔东山来到那个撑蒿的孩子身后,一拍后脑勺,“愣着做什么,掉头掉头,快去喊大哥,这位可是你亲大哥!”

    岸上,高承终于知道为何自己这些年来,明明鬼蜮谷京观城无内患外忧,却一直心神不宁。

    至于那个从一洲东南青鸾国云游至此的鸡汤老和尚。

    身穿一件破旧袈裟,老僧行走在水畔。

    雾气凝云,云气结成袈裟衣。

    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高老弟使劲撑蒿,崔东山伸手使劲划水,一起去往岸边。

    高承看到这一幕后,只觉得不该来见此人。实在太恶心人了。

    夜幕中,已经落入蛮荒天下之手的扶摇洲天幕。

    这就意味着镇守此洲天幕的文庙陪祀圣人,没了。

    白也与老秀才一起悬空而立。

    如仙人身在天上星河。

    老秀才一脸为难道:“白兄,真要如此作为?蛮荒天下这次可没有王座大妖跑来招惹你了。”

    白也都懒得说话。

    老秀才笑呵呵道:“不愧是白也,不愧是要我曾经苦苦求诗又求字的白也!你是最知道的,我可不是什么死皮赖脸的人,就为你破例了!”

    白也更不想言语了。

    这位浩然天下最得意的剑客,最着名的诗仙,俯瞰人间那支离破碎的旧山河。

    我白也不做什么,任你是文庙副教主、学宫大祭酒在我家门口,苦口婆心与我说圣贤道理,亦是无用。

    我白也要做什么,任你是什么中土文庙,王座大妖,要来拦阻,那就请你们试试看?

    老秀才闭上眼睛,好似在竖耳聆听一洲声音,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老者喘气,稚子哭啼……

    白也以拇指轻轻抵住腰间那把仙剑的剑柄,静待老秀才的那个答案,得到了答案,他这位失意人,便要出剑一洲。

    老秀才喃喃道:“太平岁月,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那也是太平世道啊。”

    如今这扶摇洲一洲大地,是那死也无人埋。

    佛家说这个世界,是那婆娑世界,是为“堪忍”。意思说我们的世道,有那百般不足的。

    可哪怕事实真如此,犹有那人间处处,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啊。

    山下没有半点术法神通的读书人,喝了酒上了头,就敢说挽大江入杯,浇我胸臆。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女子独留在家乡,便会秋波流转,祈愿说那愿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强者拔刃,剑光所去,不但向那强者,更向倾塌大势!

    老秀才大袖鼓荡,双手使劲一挥,星光点点,

    白也随之推剑出鞘,并未真正拔剑,却有千万道剑光,坠落一洲山河。

    扶摇洲那些侥幸尚未被战火殃及处,只要学塾犹有读书处,皆有一道清凉如雪的剑光悄然降临。

    今时今日,读书还是有点用处的。

    一人仗一剑,剑光化千万。

    与一洲妖族为敌。

    白也最后说道:“老秀才,你的絮叨再烦人,总好过没有絮叨。”

    老秀才说道:“管够!”

    白也仗剑去往人间。

    老秀才沉默片刻,点头笑道:“白也诗无敌,销去万古愁。”

    老秀才蓦然扼腕痛惜:“这句话,应该在白兄离去前就说的!”

    蛮荒天下。

    托月山下。

    一个连西北风都喝不着的邋遢汉子,好似大王八托负山岳一般的尴尬处境,他只好自顾自碎碎念叨。

    王八念经不听不听?李槐你个小王八蛋,嘴巴真毒。

    一个老瞎子,第一次离开自家山头,身边带着条瘦骨嶙峋的老狗,来一起探望这个狗日的阿良。

    毕竟一个人看好戏还不够。

    老瞎子没有太过靠近托月山,毕竟不是来打架的。只在千里之外站着,歪脑袋竖耳朵。

    刚好听到了阿良的碎碎念叨,开心不已,狗日的,当年在剑气长城经常往我家里瞎逛,不是喜欢蹦跶吗,这会儿咋个不蹦跶了?

    老瞎子以手掌触地,讥笑道:“当年是谁跑到我跟前大言不惭,说‘有此剑术不用有此相貌,有此相貌不用有此剑术’来着?”

    阿良愣了一下,笑嘻嘻道:“哎呦喂,老瞎子你难不成是帮我搬山来啦?别啊,你是不知道大山揉肩,让人多舒坦。你别管我啊,你敢管我,我就……喊你大爷!”

    如今英雄落难,只好小声嘀咕道:“老瞎子你眼瞎万年,又瞧不见我的英俊容貌。”

    输人不能输阵,好习惯得保持。

    老瞎子乐呵呵道:“见此美景,让人词穷。”

    老瞎子嫌脚边团团转的那条老狗十分碍事,便一脚踹飞出去。干瘦老狗几个翻滚,它悲愤欲绝,好心提醒你此地不宜久留,早点聊完快点回家。

    老瞎子记起一事,笑道:“李槐是谁?”

    阿良笑嘻嘻道:“我好兄弟,就是你老瞎子的好兄弟。”

    老瞎子不以为意,“就凭孩子的那句谶语,我就看他很顺眼了。”

    阿良骂道:“瞎子你顺眼个屁啊。

    老瞎子打算离开了。

    阿良也不挽留,只是咽了咽口水,“咦,咱哥俩大冬天吃狗肉,老瞎子你良心极好啊。”

    老瞎子抬起一手,在手掌上浮现出“李槐”二字,“盯着”掌心名字片刻,点头笑道:“李槐,我记住了。”

    阿良错愕道:“李槐,我喊你李大爷行不行,嘴巴真开过光啊,老瞎子你帮我捎句话给那小子,让他说一句阿良快快回家喝酒吃肉……”

    然后伤心欲绝道:“他娘的真的服气了,李槐你是我大爷,这会儿我再答应当你姐夫,晚不晚?成不成?”

    老瞎子有些神色复杂,说道:“你又不是离不开,胡说八道什么。舍得每天就这么消磨剑意,损耗道行?真当自己已经彻底稳固十四境了?本事这么大,先前我在家门口,咋就没见你一剑捅破天?哦,又喜欢跟人装中五境大剑仙呢?那你可真有恒心。”

    阿良悻悻然干笑一番,然后沉默下来。

    他娘的老瞎子以前没这么屁话啊,今儿竟然还阴阳怪气上了,都不知道跟谁学的。

    老瞎子收起手站起身,“你自己不走,能怨谁。”

    在浩然天下打开天幕,引来一位位远古神灵。

    在这托月山下,则开地脉穷碧落,有无数厉鬼幽魂涌现。

    所以阿良要离开此地,一在托月山之重,二在本心良知,敢不敢,或者说愿不愿意放出那些阴冥之物,任其从西方佛国逃窜到这座蛮荒天下,再被托月山大祖牵引去往浩然天下。

    阿良突然说道:“老瞎子,睁眼看一看天下吧,如今不一样了。”

    背对托月山的老瞎子停下脚步,双手负后,好似抬头望天,“真的吗?”

    阿良也就是双手腾不出来,不然肯定拍胸脯震天响,“信我一回,不然你是我爹!”

    老瞎子依旧没有转身,笑道:“不敢。”

    ————

    一直隐居在那北俱芦洲偏隅小国

    闭门治学的李希圣,这一天与那个本该名为李宝舟的读书人告别,说是远游一趟。

    李希圣回到自家院子后,让那瓷人出身的书童崔赐,不忘继续每天洒扫庭除,勤勉学习。

    儒生李希圣第一次在腰间悬挂那块本命桃符。

    当他一步跨出,再一脚落地之时,就已经直接从北俱芦洲来到中土神洲。

    坐镇两洲天幕的数位圣人对此异象,非但并未拦阻,反而与跨洲远游一瞬间的李希圣点头致礼。

    一位白玉京大掌教,哪怕只是三尊分身之一,又如何当不起这份礼遇?

    李希圣伸手轻拍桃符,这一次在中土神洲的远游,悄无声息,连那天幕圣人都无法察觉。

    李希圣没有去往中土文庙或是什么大仙家山头,而是在一处山下市井处,找到了一位不起眼的中年汉子。

    汉子身边跟着一个古怪年轻人,在李希圣眼中,推衍之下,所见之人,即是未来人。

    好像被两张纸拼凑起来,阳神阴神重叠却未彻底融合,依旧是那阳神身外身,以及出窍远游未归的阴神。

    阳神为男子之身,阴神却是女子皮囊。

    好似在苦等真身,“两人”才好真正归位,成为完整一人。

    李希圣不愿继续看破天机,兴许再凝神观看,有那汉子在旁,以李希圣如今的道法,也未必能够看破真身所在。

    不过那个事实上并不在此处的“女子阴神”,李希圣却已经知晓她的大致根脚,来自一处福地,如今名为“流彩”,身在宝瓶洲。

    李希圣作揖道:“见过邹子。”

    姓氏加“子”字后缀,是一种莫大尊荣。

    浩然天下的阴阳家,一直有那“谈天邹”和“说地陆”的说法。

    邹与陆是两个姓氏,前者香火凋零,不成气候,家学未能繁衍开来,后者却是天下阴阳家,当之无愧的魁首世家。

    而李希圣眼前这个看似神色木讷的男人,一人独占半壁学问江山,被誉为“尽言天事”。

    至于“说地陆”的中土阴阳家陆氏,又是李希圣代师收徒的昔年小师弟,白玉京三掌教陆沉之后裔。

    “说地陆家”的老祖,却名为陆沉,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一份谐趣了,无比契合陆沉那种“吾在人间逍遥游”的大道之风。

    只不过陆沉如今不能算“李希圣三人”的小师弟了,因为陆沉有样学样,代师收徒了一位道祖的关门弟子,后者道号山青。

    山青谐音三清,自然是陆沉这般无情之人,一种破天荒的缅怀之意。

    那汉子作为半个道家别脉,便客客气气与眼前李希圣,打了个道门稽首,“见过大掌教。”

    李希圣直腰后,微微侧身,不受此礼,笑着摇头,“暂时依旧不算,何况以后也未必能算。”

    汉子直言不讳道:“大掌教既然找上门来,就应该算出了早年算计大掌教与福禄街李氏子孙之人,正是我。不知此次前来,是问罪,还是……问道?”

    李希圣笑而不言,转头看着那个腰间悬挂一连串小葫芦的年轻人,其中两枚,与道门是有些渊源的。

    至于是否讨还回去,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早年关于一张弓,引来后世三教贤人的各有说法。

    到底得失在何人何地,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遗留在浩然天下的九枚养剑葫,在他李希圣“昔年与今年”两个人看来,都还是一样。

    李希圣对那汉子说道:“只是确定些事情,以后再与先生论道。”

    汉子笑着点头,“求之不得,太多年矣。”

    李希圣收敛笑意,说道:“可是宝瓶那边,可以收手了。”

    汉子点头,“早已收手。”

    许多当年的小事,以后的大事,在他手上做来,从来只是蜻蜓点水。

    那个不成材的师妹,与他的差距,何止千万里。

    李希圣告辞离去。

    汉子身旁,那个一直一言不发的年轻人,被汉子带去一座福地又带出福地,年轻人曾在桐叶洲滞留多年,光顾一座道观多次。

    中土神洲的大端王朝境内。

    月色下,一位红衣的绝色女子,一手牵白马,一手拿起酒壶,仰头饮酒。

    她突然惊喜,又赧颜,将酒壶藏在身后,笑眯起眼,轻声喊了一声哥。

    李希圣微笑道:“原来没忘记还有我这个大哥啊。”

    李宝瓶还是笑眯起一双眼眸。

    李希圣犹豫了一下,说道:“宝瓶,你应该知道的。”

    李宝瓶笑道:“我知道啊,你是我哥。”

    李希圣也笑了起来。

    李希圣瞥了眼远方,一个仙气缥缈的年轻人,好像在远远跟着自己的妹妹。

    李宝瓶有些无奈,“那个家伙自称许白,不算太无赖,就是喜欢跟着。”

    李宝瓶与李希圣做了个鬼脸,“这家伙,喜欢我有什么用,我又不喜欢他。”

    李希圣点点头,一闪而逝,来到那个年轻十人之一的许白跟前,微笑道:“请你离开。”

    那许白欲言又止,有些心虚,又有些想要说话。

    李希圣笑道:“年轻十人之一啊,很好,但是别喜欢我妹妹啊,她不会喜欢你的。你何苦自扰又扰人。”

    许白眼神坚毅,微微脸红,却大声说道:“我就是喜欢!”

    李希圣摇摇头,敛了敛笑意,说道:“以后我也不多管,这会儿还是请你去往别处,不要耽误我妹妹远游。”

    许白小声道:“我不会上前去找她说话的,我肯定不会去烦她……”

    下一刻。

    不等许白说完话,他就骇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身在千里之外了。

    而那个青衫书生则站在自己一旁,许白刚要说话,李希圣说了句“看来还不够”,就直接将许白“请”去了数万里之外。

    李希圣返回李宝瓶身边,微笑道:“行了。他再敢跟着你,你就在心中喊哥的名字,下一次我就不与他客气了。”

    李宝瓶突然有些伤感和委屈,她却又不言语。

    李希圣便轻轻按住她的脑袋,笑道:“我熟悉的那个小宝瓶,去哪儿了呢,帮我找找看。”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青仙问道团宠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渣男逃婚,我转身撩了京圈太子爷顶不住了!前夫天天把我摁墙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