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都算得上成功。第一部全球票房7.57亿美元,第二部全球票房7.089亿美元,两部电影总共给哥伦比亚和索尼影业带来了将近十五亿美元的票房。不管用任何商业电影的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成功。
但很可惜,它们所代表的,并不是“任何商业电影”,而是北美电影工业在漫威宇宙崛起之前最具价值的动画ip之一,蜘蛛侠。
《超凡蜘蛛侠2》的首映周末票房9160万美元,虽是当周的断层式冠军,但依然比上一代商业表现最差的托比-马奎尔版《蜘蛛侠3》的首映周末票房下降了40%。不仅如此,糟糕的口碑,导致该片在北美的票房停滞不前,最终止步于2.028亿美元,比《超凡蜘蛛侠》的北美票房下降了23%。
要知道,哥伦比亚影业和索尼影业对《超凡蜘蛛侠2》的票房预期,是10亿美元。
说得更直白一点,哥伦比亚和索尼需要《超凡蜘蛛侠2》达到10亿美元的票房,才能把两家公司从财务困境中解救出来。若票房只有7.089亿美元,这部制作成本高达2.55亿美元的超昂贵商品,只能给索尼带来7038万美元的利润,现金回报率只有可怜的1.12。
加上p&a费用、海外发行成本、间接成本和资金利息,总共5.7亿美元左右的成本,最终只能换来7038万美元的利润,还不是净利润。这对于深陷财务困境的哥伦比亚和索尼来说,比那种投资千万美元级别的小成本赔钱货还让人难受。
因此,集团董事会达成合意,叫停《超凡蜘蛛侠3》的立项,以及后续的全部衍生剧集,指派两位高管迈克尔-林顿和艾米-帕斯卡飞往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漫威娱乐首席执行官艾萨克-珀尔穆特的豪宅,将一直不愿意让出制作权的《蜘蛛侠》系列,交由漫威影业进行开发。
在2010年代遭遇一系列商业滑铁卢后,索尼影业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明智的决定,那就是让更会制作超级英雄电影的漫威,来帮助哥伦比亚和索尼用另一种方式重振荣光。
毕竟,哥伦比亚影业迄今为止也只有《007:大破天幕杀机》突破了十亿美元的票房,而漫威?截止2023年,他们有整整十部电影突破十亿美元票房大关。
让别人操盘,才能阻止索尼影业犯下另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这一现实可谓相当讽刺。
不过,虽然被剥夺了进一步开发蜘蛛侠系列电影的权利,但马特-托马赫跟索尼影业之间的合作却还在继续。这位几乎一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索尼影业度过的电影制作人,在集团内部树大根深,轻易无法撼动。最关键的是,理论上来说马特-托马赫给索尼开发的这两部电影,一分钱都没亏,加起来还赚了两个亿。这种成绩,怎么说也不可能导致索尼影业中止双方之间的优先开发协议。
再者说,现在的哥伦比亚和索尼,也没有更多的人才可用了。
于是,2014年开始的整整两年时间里,马特-托马赫一直积极地在集团内部寻找有价值的电影资产进行二度开发,最终落地的项目,目前为止有两个,第一个是前作不温不火,集团内部没抱太大期望的《勇敢者游戏》,第二个,则是索尼从漫威那里买到电影开发权的另一位超级英雄,毒液。
虽然在漫威的超级英雄世界里,毒液远称不上是第一梯队,其商业价值更是无法与蜘蛛侠同日而语,但索尼影业与漫威影业的粘合已经开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在版权开发方面越来越弱势的索尼,未来只会更倾向于加深和漫威以及迪士尼的合作。
只要漫威能参与到《毒液》的制作中来,按照他们的模板和公式来完成它,那么这部电影就有很大机会成为下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作。
至少比《勇敢者游戏》更有戏。
巨石强森也是这样想的,虽然因为个人条件原因无法成为《毒液》系列的男主角,但如果能通过别的方式参与到项目中,对于他本人,以及七块影业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
自从听马特-托马赫提起他的新片开发计划,这一想法就一直在巨石强森的心头萦绕。
因此,当得知韩易跟索尼影业签下的slatedeal里有《毒液》的投资份额时,这便成为了巨石强森这次合作提案中最关心的细节。
甚至超过了自己主演的这部。
“已经确认了三位制作人,阿维-阿拉德、代表索尼影业的艾米-帕斯卡,还有马特-托马赫。”乔丹-布罗姆利想了想,补充道,“丹特-哈珀正在写电影的第一稿剧本。”
“丹特?”巨石强森略显迟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