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浪潮
“非常感谢你那鼓舞人心的演讲,安德烈。”
又一次拥抱,又一次麦克风的交换,韩易与Dr.Dre亲密地耳语了好一阵子,才将话筒放到嘴边。
“安德烈是一个英雄,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的认知,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认知。”
韩易的语速很慢,因为他正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台下的派对参与者,对于Dr.Dre刚才那一番关于愤怒的演讲到底会作何反应。
共鸣最强烈的毫无疑问是神殿厂牌的那一帮人,从SnoopDogg到Migos再到21Savage,甚至是尚未正式出道的CardiB,全听得热血沸腾。Dr.Dre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他们的欢呼与喝彩,就像缀在句尾的感叹号一样,为演讲本身平添了不少颜色。
同为非裔美国人,他们沉浸式地活在Dr.Dre的故事里。
从1992年的罗德尼-金,再到2014年的迈克尔-布朗,黑人的生存境遇并没有改变多少。2013年发起的BlackLivesMatter运动,听上去似乎象征着时代的进步,但仔细想想,2010年代的非裔美国人,还要组织起来,像他们六十年代的祖辈那样,抗议“警察暴力和针对黑人的种族暴力”,不正是数十年来美国社会的制度性不公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具象化体现吗?
选举政治被既得利益集团堵塞了通道,民众只能回归最原始的集体抗争。
而“举牌抗议-媒体关注-政策微调”的循环,已成为权力系统吸收反抗能量的安全阀。
在社会更广泛层面发生的这一切,与Dr.Dre所描述的,音乐产业的现状别无二致。有色人种的上升通道被既得利益集团严密封锁,像道格-莫里斯这样的犹太裔高管,可以在业内两个最大的音乐集团之间反复横跳,卸任了环球音乐的CEO,马上就赴任索尼音乐的CEO,和谐得就像二者之间根本没有竞争关系一般。
道格-莫里斯的副业VEVO就更别提了,这家声势浩大的,由谷歌提供技术资产,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做大股东,BMG、Merlin、MNRK做小股东,垄断了欧美乐坛音乐视频渠道发行的“跨国视频托管服务公司”,正是由道格-莫里斯与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共同创办的。
两个犹太人的一次合谋,就决定了六万名艺人,九十万支音乐视频作品的归属与未来。
与此同时,音乐行业里最成功的非裔美国人在做什么呢?
即将问鼎福布斯名人收入排行榜榜首的吹牛老爹P.Diddy,在2016年的12个月里挣了1.3亿美元。
怎么挣的?
七千万美元卖了旗下服装品牌SeanJohn三分之一的股份,这是大头。
另外五千万美元,来自与帝亚吉欧Ciroc伏特加的联名合作,以及他原定26场,最后只演了20场的BadBoyFamilyReunion北美巡演。
现在,你还觉得他是一个只手遮天,能威胁到威尔-史密斯职业生涯的好莱坞大亨吗?
抛开这个即将在未来身败名裂的婴儿油大亨不谈,另一位东海岸的嘻哈巨擘Jay-Z,事业版图比吹牛老爹要铺得更开一些,但也还在辛辛苦苦地朝十亿美元的身家奋力攀登。
2008年与LiveNation成立的合资企业RocNation,在体育和娱乐领域都颇有建树,是凯文-杜兰特的经纪公司,是J.Cole的厂牌,也是蕾哈娜的艺人管理公司。但RocNation合作的,大都是已经与三大音乐集团和四大经纪公司深度绑定的成名艺人,公司能从他们身上签到的合约,分到的利润,并不算十分可观。而且作为联合创始人的Jay-Z,从头至尾也只有董事会主席的虚名,具体的业务,还是由大股东LiveNation派遣的管理团队在负责开展。
他的另一项音乐类业务,流媒体平台Tidal,是他于2015年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买回来的一家公司。同年晚些时候,他与妻子碧昂丝在内的多位名人投资者,将其重新包装推进了市场。坎耶-维斯特、卡尔文-哈里斯、妮琪-米娜、DaftPunk、麦当娜、艾丽西亚-凯斯、酷玩乐队的克里斯-马丁,无数音乐界的顶流为其站台,并成为了Tidal的股东。
可短短一年时间不到,Tidal就被Spotify和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