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六十六集 文聘退敌

第六十六集 文聘退敌

r />
    孙权屡攻不下,驻扎城外二十馀日,未得尺寸之功。

    转入九月深秋季节,天气忽变,淫雨连绵不断。吴兵扎营于野外,不胜湿寒,多有得风湿疾者,力不能举戈,拉不得硬弓。

    此时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于村野,或远遁深山,防御工程无有劳力补修。

    文聘巡城,暗道:这雨再下三五日,不需吴兵攻击,此城必塌陷矣,如此奈何?

    身旁侍从也均懊恼,口发牢骚:我等守此孤城旬月,朝中若肯派救兵来援,便是爬也爬来了。让我等在这里送死,那些朝臣大将,却饱食高卧!

    文聘听侍从说到“高卧”一语,大笑道:真乃妙计,妙之极矣!

    于是回到府衙,敕令城上将士全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置巨榻于城门楼上,解衣高卧,令伶人奏起丝竹,声闻于城外。

    吴兵见状,急停攻击,归报吴主孙权,说文聘如此搞怪,不知何意。

    孙权亲至城下观看,见状大疑,对诸将道:文聘一勇之夫,绝无此闲情与孤斗气闲耍。今我军攻城未歇,而其高卧不起,若非有秘图,则必是救援将至。

    又见吴兵皆患寒湿,于是急令退兵。

    城上魏军见吴兵移营撤阵,急报主将。文聘从榻上一跃而起:此正破敌之时也!

    顶盔贯甲,提刀下城上马,领军开城追击。吴兵已无战心,一触即溃,纷纷下船而走,多被拥入水中冻死。文聘追至江边,大破吴军而还。

    捷表报到洛阳,魏明帝大喜,诏令重赏文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一千九百户。

    文聘领受天子封赏,叩拜谢恩。

    天使却对文聘笑道:某这里尚有一封皇帝亲手密书,转与将军自看。

    文聘接过,见其书略云:孙权攻江夏之时,朕已知卿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发兵相救,朕独谓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趁我不备掩进而已。今既已与卿相持,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其终必不敢久留。非朕舍卿,实欲成卿之大名耳。

    文聘观罢大喜:不料天子见事如此之明,亦足见皇帝信任我文聘也。

    画外音: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孙吴不敢进犯。此战三年后,文聘死于军营,寿终六十岁。文聘死后,追谥壮侯。一代名将如此结果,死得其所。

    镜头转换,按下孙权江夏兵败,再说诸葛瑾一路。

    诸葛瑾引兵北攻襄阳,一路势如破竹,过当阳越临沮,魏将望风披靡。

    魏大将军曹真闻之,亲提兵马北出宛城,南下襄阳。

    将至临沮,吴军鼓勇而来,漫山遍野,带兵者乃是先锋大将张霸。曹真见吴军势众,又闻诸葛瑾率领大军随后,遂不与其正面作战,而于山中埋下两翼伏兵,亲自出马诱敌。

    张霸年轻恃勇,不知曹真厉害,随后紧追,进入魏军埋伏圈内。

    于是一通鼓响,魏军两路伏兵并起,曹真复又杀回,阵斩张霸,斩首千余级。

    吴军前军既败,诸葛瑾兵势遂阻,困守城中不敢出战,由是进退失据。正在两难之际,吴主孙权诏命忽至,因江夏一路兵败,令诸葛瑾速速回军。

    诸葛瑾得吴主亲书,以手加额,嗟叹庆幸免于当年关公之厄。于是奉诏还师,驻于南郡。吴主虽知其败,但为抚恤士卒,亦赞其功,下令赏赐颇丰。

    当年十二月,又升诸葛瑾为骠骑将军,镇守江陵重镇。

    此番吴魏交兵,又以吴国败北告终,两国就此休兵,江淮一带再无战事。

    画外音:吴国黄武五年,交趾太守士燮病死,高寿九十岁而终。吴王孙权遂并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为交州,以戴良为刺史;苍梧、南海、郁林、合浦并入广州,以吕岱为刺史。士燮之子士徽起兵反吴,被吕岱诱斩,复合交、广为交州。扶南、林邑、堂明诸国,各遣使入贡。吴将朱应、康泰奉命出使扶南等地,凡历百数十国,乃中国最早海外旅行家。有大秦国商人秦论从海道至交趾,又至建业,居吴国八年之久。

    镜头转换,建业吴宫。

    吴主驾坐石头城内,忽闻奏报:今有蜀国参军马谡阴至武陵,怂恿武陵从事樊胄,再次煽动五溪蛮夷造反,欲举全郡归降蜀汉。

    孙权闻报,即召荆州刺史潘濬至内,问其平叛之策。

    潘濬:臣请兵五千,前去平叛,准保成功。

    孙权:武陵乃蛮夷所居,民风悍勇,人人皆兵,足有数万之众;更兼马谡熟读兵书,樊胄又颇知兵,公何如此轻视二人,只以五千兵去?

    潘濬:马幼常虽有才名,纸上谈兵之辈,不及其兄多矣;樊胄虽能卖弄唇舌,休提用兵之能。先前其在某治下,臣如观侏儒,见其手足,即可知其全貌也。

    孙权大笑,即遣潘濬统领五千人前往。

    镜头闪回,补叙马谡策反樊胄,起兵武陵之事。

    时因东吴夺取荆州,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兵数千人,与陆逊力战;邓凯战死,文布被陆逊招降。刘备出兵伐吴,马良受命到荆南招降旧部。

    零陵北部都尉习珍原是荆州旧臣,被马良说服,即与武陵从事樊胄联合起兵叛吴。

    习珍战败,粮草箭支耗尽自裁,临终道:某受大汉厚恩,不得不以死报效!

    习珍即已败亡,马良在逃走路上,亦被吴兵杀死。樊胄未及发动,便收马良尸骸,偷葬于山陵之间,复为东吴武陵从事,以待时机。

    蜀军平蛮,发兵之际,马谡奉孔明密托,前去武陵寻找兄长尸骸,逶迤找到樊胄。

    樊胄见到马谡,指点马良埋骨之处,更听马谡怂恿,起兵反吴。

    闪回结束,吴主派潘濬带兵平叛。

    潘濬率五千军至武陵,用奇袭之计,先派出二百名将校扮作夷民入城,守住城门;大军却趁夜而至,举火为号,擒了门军,打开城门。果然兵不血刃取了武陵,斩杀樊胄。

    马谡因在山中为兄马良守墓,未在城中,故此躲过此劫。

    潘濬因为没有擒到马谡,便没>>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垂钓诸天:你管这叫黄级武魂?纯阳!绑定恶女系统,我成了男主黑月光师娘求放过:下山去祸害你未婚妻吧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捡个女帝当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