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七十三集 木门冤魂

第七十三集 木门冤魂

都督追之必获大胜,良机莫失!

    张合看了,又示与魏平,二将心意已决。

    司马懿回帐,见密信挪了位置,不动声色,拢入袖中,便令散帐。

    张合止道:大将军慢来!蜀兵都退尽了,都督不说追击与否,怎生就要散帐?

    司马懿道:某细想将军所言,极为有理。蜀兵毫无缘由退兵,必是孔明以退为进,欲施埋伏之计耳。不要追他,令其计划自然落空,岂不是好?即是无计,得他退兵,我等不战而胜,回去报与天子,一样赏赐,岂不是妙?将军回帐休息去罢,休要多事。

    说着,便要回归自己寝帐。张合大恼,叫道:都督转来!既满伯宁说吴袭蜀,孔明故此回军;大将军不令某等追击,却是何意?莫非与孔明通谋,要纵虎归山不成?

    司马懿故作大惊,急回身道:将军怎可偷看某之机密信件?

    张合冷笑:天子虽命公为征西大都督,但亦有圣旨,令某统管河西兵马,提调关中诸将。军中机密,某有权与闻其要,不谓越制。密信俺便看了,只问都督,纵敌为何!

    司马懿听他再无恭敬之意,只得软了语气:非某欲纵敌,实是那孔明诡计多端,防不胜防。此信焉知是否的确?若是陆逊与孔明合谋诱敌,你我岂非又上其当?俗语云“小心千里去得,大意寸步难行”,还是不追也罢。

    张合见他推三阻四,愈加心疑,说道:公若不追,某愿自往。

    司马懿阻道:公性急躁,绝不可去。

    张合怒道:都督出关之时,命我为先锋;今日正是立功之际,却不用我,何也?

    司马懿无奈,只好允可,叮嘱再三:蜀兵即果真退去,于险阻处也必有埋伏。将军虽是无敌上将,亦须十分仔细,探明敌情,方可追之。

    张合:某征战半生,甚么不晓得?都督不必挂虑。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

    司马懿:公即坚执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某教魏平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本督也引三千兵随后,以策应将军万全。

    张合不再听他啰嗦,转身出帐,引兵火速望前追赶,魏平随后而进。追出六十余里,休说伏兵,便是掉队蜀军伤兵,也见不到半个。

    转过山坡,喊声大起,关兴引军闪出,与张合交锋。不上十合,关兴拨马便走。

    张合暗道:关兴乃蜀之大将,想来便是伏兵;因归途紧急,故无心恋战。

    蜀兵尽弃衣甲什物,塞满道路,魏军皆下马争取。张合喝止不住,只了撇了众兵,独率数十骑部将,奋勇追赶。看看天晚,赶到木门道口。

    关兴渐渐跑之不动,拨回马来骂道:张合逆贼,何必赶尽杀绝!你放某回去,以后还可相见。要只顾赶来,今与你决一死战,再无相见之日!

    张合坚信蜀兵已至穷途末路,哪里理他说三道四?挺枪骤马上前。

    关兴挥刀来迎,战不十合大败,尽弃衣甲、头盔,引败兵望木门道中而走。张合杀得性起,乃骤马赶来,不知好歹,一头扎进山谷狭道之中。

    此时天色昏黑,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两头去路。

    张合猛醒,大叫一声:我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合谋矣!

    忽听一声梆子响,两侧山上万弩齐发,将张合并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可叹一员无敌大将,竟死于敌我合谋诡计之下。

    随后魏兵追到,见塞了道路,已知张合中计。忽听山头上大叫:诸葛丞相在此!

    众军仰视,只见孔明立于火光之中,以扇指道:我今本欲射马,误中一獐。我敬张合乃是英雄,令你众人将其尸首运回,报于魏主厚葬罢。上覆司马仲达:某还要再出祁山,让他好生等着,早晚必为我所擒。

    魏兵获赦,扛了张合及遇难诸将尸首,回见司马懿细告前事。

    司马懿假作悲伤不已,仰天叹道:张隽乂身死,乃我未加力阻之过也!

    于是收兵回渭滨大营,上报天子。魏主闻张合战死,令厚葬之,使其子袭爵。

    镜头转换,孔明回到汉中。

    整军未毕,忽见尚书费祎飞马而至,入营问道:中护军李严奏称军粮已办,却闻丞相无故回师,天子因此命某来问何故。

    孔明大疑,不明所以,令人访察才知:乃是李严因军粮不济,故妄报吴兵来犯;待闻大兵已回汉中,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

    费祎闻此,半语皆无。孔明大怒,即与部将吴班等联名上书后主,请求罢黜李严。后主览奏,亦怒气勃发,诏命将李严贬为平民,令迁去梓潼,与蛮夷杂处。

    画外音:李严与孔明同为托孤重臣,后主说罢就罢,皆因其不自律,屡次犯错,却难怪孔明不能容人。建兴四年,孔明初次伐魏,李严却借机求分五郡新建巴州,自任刺史,孔明怒而未允;由是请其镇守江州,兼催督军粮,且命陈到制之。前番李严重用苟安,致令差些便离间成功,本是大罪,孔明未加追究,令其自醒。再加此次谎报军情,皆是自作。

    处置李严已毕,孔明荐奏用李严长子李丰为长史,然后辞帝出征。后主依依不舍道: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孔明道: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梦寐之间,未尝不设伐魏之策。今臣老矣,随臣惯战之将也相继凋零,再过数年,魏兵来伐我时,臣恐连拒敌之将也无。

    话犹未了,忽见汉寿亭侯关兴之子关统号哭上殿,报父病亡。孔明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晌方苏。后主为之叹息,潸然泪下。

    于是下令厚葬,以关统承袭汉寿亭侯爵禄。奏准相父孔明北伐,于北门外设宴送行。

    孔明回到汉中,引蜀兵十五万分五路而进,令姜维、魏延为先锋,皆出祁山取齐。

    马均来报,木牛流马已监造齐备,各造五千,共一万辆,足支十五万大军使用。孔明大喜,即令李丰与马均监运粮草,先于斜谷道口伺候,然后大兵尽举。

    司马懿闻报孔明又出,遣使复向洛阳告急。魏主曹睿大惊,便问群臣怎生拒敌。

    大将军曹爽奏道:臣举夏侯渊四子。长名霸,字仲权;次名威,字季权;三名惠,字稚权;四名和,字义权。霸、威二人,弓马熟娴;惠、和二人,谙知韬略,皆非夏侯楙可比。可令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赞军机,以退蜀兵。

    曹睿乃从其>>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界妖僧系统,但我没穿越啊嫁高门时空错乱之身世谜团重生之成为绝世剑神小可怜被偷人生,在恐怖副本迷疯大佬垂钓诸天:你管这叫黄级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