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罗氏为太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尊称范贤而不呼名,号谓“天地太师”。
范长生:臣启陛下,臣虽不才,既为丞相,当效蜀汉丞相诸葛武侯北伐,平定天下。
李雄:善哉!未知太师有何良策?
范长生:依臣愚见,当先讨平南中诸蛮,再图北进。臣请陛下降诏,檄令云南各州郡刺史来降。若有不从,即派兵伐之。
李雄:就依太师所奏,准行!
诏书到处,各郡太守刺史皆遣使入贡成都,上表纳降。
范长生及李雄见此,均自得意非常。
便在此时,前往宁州下诏天使还报:宁州五苓夷造反,聚兵围郡。臣不得入城,只得返回成都,请丞相定夺。
范长生:如此,本应派兵征之,但其路途迢遥,只好作罢。
字幕:永嘉元年三月,五苓夷围困宁州城多日。
城中缺粮,军民渐难支持。宁州刺史李毅当时已经病笃,因唤长女李秀娘,幼子李钊近榻,嘱以后事。秀娘熟习兵书及关家刀法,颇会治兵,大有乃父之风。
李毅:我儿,五苓夷逆贼围城不去,你弟年幼,城中无人出敌。眼见为父命在旦夕,委实放心不下你姐弟二人。我死之后,你必保幼弟及家属走回故乡,延我李家香火。
秀娘泣道:父亲大人尽管放心养病,女儿曾学兵法,亦晓战守之道,自会差人坚壁守城,候贼势稍顿,亲出击杀之,保此全郡。
李毅大异其言,遂命内侍:将兵符付予我儿秀娘。我儿,你可好自为之。
勉强嘱罢,颔首而亡。
秀娘伏尸大哭,使人装裹收殓,停柩于公厅,期日葬之。
城中诸将见主公已死,茫然无主,便推领秀娘管领州事。
秀娘尽出府库奖励战士,据城固守。
城外五苓夷亦闻李毅已死,于是攻城甚急。城中粮尽,人心大慌。
城内大帐之内,粮官禀报:库中粮尽,颗粒无余,奈何?
秀娘下令:火焚鼠穴,以鼠肉为食。
粮官:喏,遵命。
秀娘:众将官!
诸将:有!
秀娘:传我将令,速遣老幼至城外敌营,约以献城归降,但请彼等入城后勿杀百姓。
诸将:喏!
镜头转换,城外夷营。
五苓夷接受城内百姓投降,并许诺入城之后,绝不枉杀百姓。父老佯作大喜,千恩万谢而去。五苓夷主以为胜券在握,因而大会酋长,赏劳士兵,聚饮大醉。
李秀娘此时站在城上,望见敌营军士懈怠,旗号不整,便知时机已到,乃下城入帐,亲自披挂,引城中军尽出,大开城门掩击敌营。
五苓夷兵将皆大醉,不能拒战,于是大败溃散,人不及甲,马不及鞍。
秀娘驱军赶杀,直杀得五苓夷叛军片甲不回。
五苓夷主酋只引百余骑冲出重围,远遁无踪,自此再也无力为乱宁州。
于是秀娘自领宁州刺史,上表成都,愿奉成汉正朔。
镜头转换,按下宁州,再说朝廷。
征东将军刘准平定陈敏之叛,遣使至京报捷,并传陈敏首级于洛阳。
晋怀帝览奏大悦,回复诏旨:所有参与平叛讨逆诸将,皆可论功受赏。诏拜顾荣为侍中,纪瞻为尚书郎,辟周圮为参军,着令即日入京赴朝,不得有误。
刘准拜诏:臣等遵旨,谢主隆恩。
来日一早,顾荣等人奉诏西行。
至于徐州,却见城门紧闭,吊桥高起,城上刀戟映日,如临大敌。
顾荣驰至吊桥之下,向城上仰面高喊:我等奉天子旨意,到京师上任。城上哪位将军值守,尚请打开城门,放我等穿城北上。
城上一员将官闻说,手扒垛口,向下答道:哨探来报,贼军转眼便至,哪个敢与你打开城门?公等听我良言所劝,此去北方愈乱,四处交战,盗贼横行,还是止步请回罢。
顾荣听罢此言,与纪瞻、周圮互视一眼,无计可施,只得回马,复归建邺,辞就其职。
此时洛阳宫中,怀帝久候顾荣等人不至,于是下诏:顾荣不至,朝中缺少贤臣。诏立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使居东宫;朕当亲理国政,留心庶事。
太傅司马越见怀帝聪智,乾纲独断,于是大为不悦,出班表奏天子:陛下既立太子,国事大定,臣请出京就藩,还镇许昌。
晋怀帝:朕虽亲理国政,正需太傅辅佐,奈何要走?
司马越:陛下天纵圣明,太子聪慧过人,朝中有我不多,无我不少。况为臣老矣,若再驽马恋栈,恐与朝廷有害无益。诚请陛下,遗我残喘,以度余年。
怀帝见留之不住,于是从之,亲与百官礼送东海王出京。
回宫之后,怀帝转思:如今四海不宁,京师内外不能无宗室皇亲为将把守。
于是下诏:命南阳王司马模西来,使都督秦、雍二州军事,镇守长安。命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令镇建邺石头城。
镜头转换,建邺城中。
司马睿奉诏,即令王导:我闻成大事者,必以人才为本。为招纳俊杰,延揽英雄,以为我用,卿可尽出府库所存,以效燕昭王千金市骨可也。
王导听命,立即张榜各处城门闹市,并学当年大帝孙权修建招贤馆,悬金纳贤。
但因司马睿名望不着,吴人不服,张榜旬月之后,江东士大夫并无至者。琅琊王每日得到王导回报,由此深以为患,坐卧不安。
冬去春来,三月上巳节。
吴人之俗,百姓士子于此日皆至江边祭祷鬼神,称为“修禊”,极为盛典。
司马睿闻此风俗,欲往江边亲观其盛。
王导劝道:殿下招纳贤士,江南士大夫不肯至者,因不知殿下之望也。当此修禊大祭之时,江南豪杰必然尽至江边观礼。臣有一策,可使名士自行来投。
司马睿:卿有何良策?
王导:殿下自坐乘舆而往,可多率部从,盛具威仪,使某等江北名士骑名驹并从而行。则吴人观之,必道殿下亲贤爱士,争先恐后而至。
司马睿便从其计,果令王导等一班谋士鲜衣怒马随侍左右,盛仪而往江边观禊。
琅琊王出祭及归府之际一路极尽招摇,顾荣、贺循等一班江南名士见之大异。因众人多识王导,皆道琅琊王礼贤如此,于是相率拜于道左,扶舆相送。
王导见为首扶舆者是顾荣、贺循二人,急忙下马,止住銮舆。
琅琊王:卿何故止我銮舆?
王导:殿下不欲永据江东,以成大帝孙仲谋之业乎?
琅琊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