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出班固谏:陛下不可。皇后无出,请立庶出诸子。
李雄:我兄李荡乃先帝嫡统,有大功于国,大事垂成之时而不幸亡故,朕袭其之位,常为悼念。且李班仁孝好学,必能负荷先烈,光大我汉国。
太傅李骧苦谏:先王立嗣子者,所以明定位分而防篡夺也。今有诸子皆不得立,反立侄儿,实乃祸乱之源。昔宋宣公、吴余祭之事,足以观矣!
李雄只是摇头,坚执不听,终立李班为嗣。
李骧退而流涕:我成汉立国未久,其乱应自此始也。
李班既被立为太子,遂谦恭下士,动遵礼法。李雄甚加宠爱,此后每有军国大事,必令其参与谋划。李班遇事剖析,倒也顺情入理,头头是道。
镜头转换,复说东晋。
太宁元年,晋明帝设立永嘉郡,即东瓯名城温州,又名鹿城,郭璞当年亲为选址。
太宁三年二月,明帝设朝,诏命追封因死于王敦之乱者。司马承、戴渊、周顗、甘卓、虞望、郭璞等人,各都赠谥官爵。
王导奏请为周札录功追赠,明帝从之,诏赠与戴渊、周顗同例有差。
群臣请立世子司马衍为皇太子,明帝悦而从之。
因王舒乃王敦亲族,诏命罢其荆州刺史,以陶侃为都督荆、湘、雍、凉四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陶侃领旨上任,就此复还荆州。
荆襄诸郡士女闻陶公复归还镇,无不欢悦,各持香花迎接于途。
陶侃既至荆州,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之事检报无遗,未尝少停。
群僚劝其适当养息,陶侃却道:大禹治国,乃惜每寸光阴,我不能效之,但惜分阴可也。岂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身后,是自弃也!
自从陶侃治理荆州,效当年羊祜所为,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
由是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太宁三年,司徒王导患病,经月不愈。
长史李仁前来探病,因向王导举荐:司徒可知长城戴洋乎?
王导:未知。却是何等样人?
李仁: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年十二时病死,五日复苏。醒来说其死时得见天帝,使其为酒藏吏,授以符录,给吏从幡麾,将上蓬莱、昆仑、积石、太室、恒山、庐山、衡山诸山。既而遣归,逢一老父谓曰:“汝后当得道,为贵人所识。”及其年长,遂善风角之鉴,无不奇中。为人短陋,无风望,然好道术,不弱于郭璞;兼又妙解占侯卜数,人皆敬之为神。司徒大人今患贵恙,经月不逾,何不使人召来,问卜吉凶?
王导:既有此人,卿可为我召来。
镜头闪回,叙说戴洋来历。
戴洋少为东吴末年台吏,因知吴国将亡,遂托病不仕,隐入深山,无人知其去向。及吴国为晋武帝所平,天下一统,便复还乡里。
行至濑乡,途经老子祠堂,因问守藏道人应凤:二十余年之前,尝有人乘马东行,过此老君祠而不下马;结果其便未能过桥,坠马落于水中而死,此事可曾有之?
应凤大惊,言称有之。戴洋于是又问祠中过往之事,皆都如同亲见一般。
至扬州,刺史问吉凶,戴洋答:荧惑入南斗,八月有暴水,九月当有客军自西南来。
如期果然大发洪水,而石冰引领流民作乱。
石冰既据扬州,戴洋复谓城中百姓道:某视贼兵云气,四月当破。
至期,又果如其言。当时陈敏为右将军,堂邑令孙混见而羡之,说与戴洋。
戴洋笑道:陈敏当作贼族灭,何足羡也!
未几陈敏果反,不久伏诛。如此种种灵验之事,不一而足。
闪回结束。李仁请来戴洋,直接引进司徒府中,拜见王导问疾。
王导勉力起身升堂,待之以礼,请问占算吉凶休咎。
戴洋求问生辰八字,掐指算道:君侯本命在申,金为土使之主,而于申上石头立冶,火光照天,此为金火相烁,水火相煎,以故受害。小可之疾,若君侯乔迁以居,其病自愈。
王导信服其言,赠重金以谢,即命移居东府而居,次日疾病遂痊,不药而愈。自此戴洋风角之术声名雀起,天下皆闻。
戴洋与王导看完风角,离开建康,北上归依祖约。
祖约时为石勒所逼,将欲东向历阳。部众不乐东下,皆叛祖约,并劫其姊及嫂,往江北投奔石勒,其亲族家眷丧失半数。
于是祖约历尽艰险,终到历阳,驻扎下来。
祖逖之子祖焕私问戴洋:先生昔日断言平西将军在寿阳可得五年,果如君言。则先生实对我说,今在历阳,可得几时?
戴洋答道:得六个月耳。
祖焕闻此,怏怏不乐而退。
祖约又问戴洋:台下及此处气候相比,何如?
戴洋袖中占了一课,回答道:此地复有造反者。台下来年三月当致太平,江州当大丧。其后南方复有军事,去此地千里之遥。
其后不久,果有部将牵腾造反,逼迫祖约率领亲将家属奔于石勒。咸和四年三月,苏峻、祖约乱平,天子反正,四月温峤卒于江州,郭默据湓口以叛,正距历阳千里。
后石勒诛杀祖约及其亲属并尽,无不正如戴洋预言。
祖约败亡之后,戴洋便往浔阳,投奔刺史刘胤。
刘胤大喜迎入,问道:先生既来,便与我占算一课,看我病当何时痊愈?
戴洋答道:某不忧使君病体不痊,只忧使君今年当有大厄难逃也。
刘胤惊问:此言何解?
戴洋:使君今年四十七岁,行年入于庚寅。《太公阴谋》曰:“六庚为白兽,在上为客星,在下为害气。”年与命并,必逢大凶。十二月二十二日庚寅,切勿外出见客。
刘胤:我当解职还于山野,请先生为我治病,何如?
戴洋:使君当代温峤作江州刺史,不得解职。
刘胤一怔,似信不信。正说至此,忽然天使入门,南面而立,喝道:天子有诏,刘胤接旨。江州刺史温峤病卒,皇帝诏命刘胤镇守江州,即时赴任,不得有误。
刘胤接旨谢恩,送走天使,还见戴洋,信为天人。
九月甲寅,刘胤率引部众,沿江而上,前往江州就任。申时,风从东来,入刘胤船中西过,状如匹练,长五六丈。
戴洋当时正在船中,伸手抓过风尾,放在鼻端嗅了一嗅,断曰:风从咸池下来,摄提下去;咸池为刀兵,大杀为死丧。到甲子日申时,府内大聚尸骨埋之。
刘胤问道:应在何处?
戴洋答道:不出州府门也。
船到江州,刘胤入城升衙,安顿家眷僚属,记着戴洋船中所言,遂置守卫于州府东门。
戴洋又道:东为天牢,牢下开门,忧天狱至。今腊月将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