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三十六集 冉闵杀胡

第三十六集 冉闵杀胡

尝受先帝重用。今冉闵囚孤于此,只恐卿等不服,故未敢辄行杀害。今闻汝阴王率众来讨,冉闵引军出城相迎,城内空虚。卿若能于此时灭邪返正,引本部兵救朕出于罗网,朕誓与卿等子孙,共享荣华富贵。

    张沈再拜奏道:臣早欲诛此贼,只恨不得其便。今彼出城拒敌未回,臣即点齐本部军马,明日平旦关闭城门,先剿绝其党羽,后出城擒获冉闵,以报陛下知遇大恩。

    于是辞帝而出,亲往石渎大营,请张贺度密议。

    不料石鉴身旁内侍乃有冉闵眼线,急将此事报于司空李农,李农又令人出城报与冉闵。冉闵大惊,急率军回城,与李农商议对策,当夜安排已定。

    次日一早,冉闵引卫兵直入御龙观,先废石鉴赵王之位,其后杀之。一不做,二不休,又杀石虎三十八孙,尽灭石氏一族。

    当时百官皆惊,士民骇异。

    司徒申钟、司空郎阗见此,聚集朝臣四十八人,联名上尊号于冉闵,愿拥立为帝。冉闵不敢承此大位,复推让与李农,李农亦固辞不受。

    冉闵即谓众官:李公不肯受禅,则某有一言,诸众论之。我等皆乃晋臣,请与公等分割诸郡,各以部兵镇守,共俟迎接晋天子还都洛阳,公等以为如何?

    尚书胡睦出班谏道:陛下圣德,宜应天命,早登大位。晋司马氏今已衰微,远窜江表,岂能总驭天下英雄,混一四海耶!

    石闵赞道:公可谓识玄机而知天命者也。

    于是不再推托,当场答允承继天子大位。于是李农、胡睦等拥立冉闵登基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改元永兴元年。

    冉闵登位,敕令天下,宣布恢复自身原本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皇后,子冉智为皇太子,又封诸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齐王,诸子皆封为县公。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俱安其位。

    后赵国始建于石勒,自晋大兴二年僭践帝位,历二主四子,凡三十一年,至此国灭。

    石祗扎营于邺都城外五十里,闻说皇帝石鉴已死,便急引兵还于襄国,亦僭位称帝。

    因改元永宁,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因其子姚襄雄略多才,诏使为骠骑大将军。又遣使传诏关中,拜苻健为镇南大将军。

    各羯、羌、夷、狄诸胡郡守闻之,皆纷纷响应石祗。

    冉闵闻之,恐诸胡前来报仇,自己寡不敌众;又见赵地士民不附,便迁怒太宰李农,说其不能抚众,下令诛之,及其三子俱死。

    既杀李农父子,又恐群臣不服,更杀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

    既而遣使持李农首级到长江北岸,传檄东晋各郡:胡人叛逆,扰乱中原,我已尽灭之。朝廷若能共伐羯羌胡虏,可派军队前来,共谋恢复中原大计。

    东晋朝廷诏令公议,众臣皆谓莫辨真伪,遂又久无答覆,不予回应。

    时有南蛮校尉桑坦欲起兵应之,却被庐江太守袁真攻打拘捕,尽迁合肥百姓而返。

    燕王慕容儁欲报前番凌水河兵败之仇,乃与慕容霸、慕容舆率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南征后赵,从卢龙出发,到达无终。

    后赵幽州刺史王午弃城而逃,留下部将王他守卫蓟城。

    慕容儁攻陷蓟城,杀死王他,并欲悉坑赵卒。

    慕容霸谏道:大王且慢,坑降不吉。因赵王暴虐,大王方兴兵伐之,以拯万民于涂炭,而抚有中州之地。今方始得蓟州,便欲悉坑其众,恐不可以为王师先声,更非王霸之道也。

    燕王遂从其谏,命将都城迁徙于蓟城。

    又进攻鲁口,但受赵将鹿勃偷袭兵败,因而退还蓟城。同年八月,代郡人赵榼率三百余家叛燕附赵。

    燕王遂将广宁、上谷二郡民众迁至徐无,又将代郡之民徙于凡城。又攻取冀州章武、河间等地,以赵将贾坚为乐陵太守。中州士女相继而至,燕王皆纳而抚之。

    慕容儁又催军至范阳,赵兵拥太守李产开门迎燕军入城,范阳令长皆降燕军。

    燕王准纳其降,悉置幽州郡县守宰,乃引兵还于蓟州。

    当时赵将王朗引兵驻守长安,闻冉闵弑帝自立,于是率众离开长安,东赴洛阳。

    部下行军司马杜洪留守长安,待主将一走,后便据城而反,遥奉晋室正朔,自称征北将军,河西夷夏之众皆应从之。

    苻健闻王朗东去,遂自称征西大将军,大聚诸将,举国之众而西。

    乃使鱼遵为先锋,引兵五千先发,搭建浮桥以济孟津。又遣弟辅国将军苻雄率众五千自潼关而入,兄子苻菁率众七千自轵关而入。

    临别之时,苻健对苻菁嘱道:卿此去若不能获胜,则你死于河北,我死于河南,今生不复再见。若得成功入关,卿可渡河焚桥以据,我自率大军与苻雄并进,来与你合兵共进。

    苻菁领命拜别,引众而去,苻健亦起大兵随行。

    鱼遵奉秦主之命,引先锋部队西进,率众伐木起造各处津口浮桥。苻雄引五千兵随后渡河,一举打破潼关。

    杜洪闻苻雄自潼关而来,因无防备惊慌失措,急使张先领五千军前来迎战。

    两军会于潼关之北,张先失其地利,一触即败,走还长安。杜洪大惧,分兵固守长安,不敢复出。

    此时苻菁引兵忽自轵关而入,趋至长安,兵临城下,苻健亦自潼关西进。长安城内大哗,杜洪部众及羌、氐部酋长多弃杜洪,越城以降苻菁。

    冬十月,苻健大军长驱直入,遂得长安,派人至建康献捷,与晋将桓温修好,约为互应。胡汉百姓闻之,纷纷来归。

    次年正月,苻健在长安即天王位,称大单于,建国号秦,建元皇始,史称前秦。追尊父苻洪为武惠皇帝,庙号太祖;立妻强氏为天王后,子苻苌为太子,余子进爵为公。苻雄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封东海公;苻菁为卫大将军、平昌公;雷弱儿、毛贵、姜伯周皆有封拜。

    镜头转换,按下前秦,再说冉魏。

    冉闵虽得邺城,但因有石祗在襄国虎视眈眈,后赵旧将未附,各拥兵自守;又闻大将王朗东来,晋室又无联合北伐之意,于是四处受敌,坐卧不安。

    便欲与燕国修好,遂遣主薄参军常炜为使,前往蓟州往拜燕王慕容儁,求请结盟。

    慕容儁将常炜请至阙下,令记室封裕质问:冉闵乃石氏养子,才能平庸,负恩篡位行逆,有何祥瑞应兆,而越礼妄称帝号?

    常炜答道:上天欲兴帝王,其深奥之理各不相同。若论其祥瑞,三王时为狼乌,汉魏时为麟龙。我主顺应天命主宰一国,能无祥瑞乎!若说以兵杀伐,亦乃贤主重典,商汤放逐夏桀、周武讨伐商纣,孔子赞之。蛮胡残暴作乱,屠宰百姓,我主拔剑灭之,百姓得解倒悬之危,可谓功高苍天,勋同高祖。今恭顺天命,复有何不可?

    封裕说道:石祗去岁派张举来求我燕国往救,并说传国玺在于襄国,其语果实否?又闻冉闵为己铸像不成,则岂可自称顺承天命?

    常炜答道:我主顺民以伐羯胡,邺地几无所遗,宫中宝物尽失,传国玺何由而至襄国?此不过石祗求救托辞而已,又何取信于智者!玺在我主手中,但若因我一语,亦无所凭。我主今握符瑞滪祭上帝以告天神,掌四海大业于身,公等何虑!铸像之事,臣未所欲闻。

    慕容儁既已坚信张举之语,见常炜矢口否认冉闵铸像不成之事,巧舌如簧,于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龙尸美人请扮演渣女[快穿]人间武圣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非正常美食文我修天道,见谁都能一招秒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