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三集 国人暴动

第十三集 国人暴动

sp;其三是后世史家之论,认为是指共伯和摄行天子位,周、召二公执政掌权。

    以上三种说法,似乎各有道理,但又皆具破绽,不太令人信服,便成三千年迷案。

    人物悬疑:共伯和到底是谁?有史家认为,共伯和就是卫武公,其名谓和。《鲁连子》云:“共伯和复归国于卫。”以此为证。又因卫武公兄长称“共伯余”,故此卫武公也可叫作“共伯和”。但据史载,卫武公寿至九十五岁去世,时为周平王十三年,亦即公元前758年。共和元年乃是公元前841年,则其时卫武公才十二三岁,不太可能担负摄政重任。另卫武公兄长被称为共伯余,或是死后谥号,或曰生前封号。兄弟两人共用一个谥号或封号,似乎说不过去。故此可以断定,共伯和与卫武公并非一人。

    历史真相:共伯和是共国君主,伯是爵位,和是名字。共国据说就在今之河南省辉县,原是周王室畿内邦国;共伯和品德高尚,且有名望。厉王出奔到彘,国人请邦畿内诸侯长者前来京师执政,倒也顺理成章。真相或许便是,厉王被流放到彘,国内无君,共伯和名声享誉内外,于是被推举为首席执政,代行王权。

    在此期间,仍沿用厉王年号,政命皆由共伯和名义发出,长达十四年之久。十四年后厉王去世,太子姬静也已成年,共伯和便带领群臣拥立太子姬静为王,自己则回到共国。

    共伯和入朝为首席执政,是顺应国人与诸侯拥戴,且行权宜之计。

    诸子书《鲁连子》所说“行天子事”,似乎更接近事情真相。

    周召共和十四年,亦即公元前829年,周厉王在彘地去世。消息传到镐京,周定公闻报大惊,于是找来召穆公,将心中所忧言之。

    周定公:周天子崩于彘,公其知之乎?

    召穆公:已有耳闻。

    周定公:天子既已驾崩,我等若再将共和执政进行下去,便是篡位,如此奈何?

    召穆公:此言是也。若再使共伯和执政,必遭天下诸侯共讨。

    周定公:公乃宗室重臣,当早为之计。

    召穆公:我与周公、共伯和三人,已受天下诟疑十四载矣。此时天子仙逝于外,岂敢再居朝堂上位!今太子静已经长大,亦是我等还政之期也。

    周定公:此言何谓?太子静已死十四年矣,公其狂悖乎?

    召穆公:定公不知。十四年前国人暴动,自我家门首所杀者非是太子,乃我亲子也!

    召公说罢,泪下如雨。周定公惊愕半晌,赞叹不止。召穆公收泪,当即遂与周定公同发请柬,请朝中重臣及姬姓诸侯至府,参见太子静;并当众说明十四年前,自己将亲生之子,替代太子之事。众人大为赞叹,由此君臣相会。

    共伯和当时在场,见此情状,便即让位于太子,自请退回封国,再为共国之君。众臣及诸侯大喜,乃簇拥太子静还于王宫,登基继位,是为周宣王。

    周宣王自幼历经磨难,寄人篱下十四年之久,养成刚毅果敢性格,极有主见。故此甫继大位,便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因见王朝吏治败坏、百姓离散,于是下令。

    传旨官:奉天子诏旨,众卿各负其责,修复公室、广纳谏言、安顿百姓、修缮武器。

    众臣:喏!

    传旨官:命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邵穆公、张仲等众卿,辅佐朝纲,兴畋狩礼乐,效法文武成康四代先王遗风。

    众臣:喏,臣等谢恩,遵命!

    传旨官:命太师、少师,厉兵秣马,整训军师,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为将,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夷、荆楚诸国,以及不服王化部族。

    众臣:喏!臣等遵命。

    于是改革内政,富国强兵,四出征伐。数年之间,四方既平,王国庶定。周天子威信大复,朝廷实力由弱而强。天下诸侯复又重新进京朝见天子,使者接踵于途,四夷咸服。

    公元前817年,亦即周宣王十一年春,鲁武公率二公子括、戏,入镐京朝见天子。

    周宣王喜爱公子戏,便以天子名义,强迫鲁武公立次子戏为鲁国太子。鲁武公闻言不悦,但亦只得口称遵旨。大夫樊仲甫时在帝侧,看出鲁武公脸上不豫之色,由是出班劝阻天子。

    樊仲甫:我周朝兴国三百余年,固因列祖列宗英明神武,亦仗所行嫡长承嗣之制。今大王欲使鲁公废长立幼,不合旧制,似非不可?

    周宣王:朕意已决,必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卿其勿言。

    鲁武公勉强谢恩,由是辞别天子回国,当年夏天便即去世。周天子派特使到鲁国主祭,并监督公子戏继立君位,是为鲁懿公。只因废长立幼,便为鲁国埋下内乱后患。

    周天子强涉鲁政,由是声望大减,诸侯此后多有违抗王命之举。

    周宣王中兴功绩,多在于征伐四方。

    因诸戎长期威胁西部边境,周宣王三年,任命秦仲为大夫,带兵征讨西戎。激战两年,秦仲战败身亡,死于战阵,残众逃回镐京。周宣王大怒,召见秦仲之子秦庄公,及其兄弟五人,拨给七千兵卒,命再次讨伐西戎,并与其父报仇。

    秦庄公五兄弟奉旨西出,果是哀兵必胜,乃一举击败西戎,将其部族驱出边塞之外,凯旋班师。周宣王因此大功,遂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加封以大骆此前所占犬丘土地。秦国之后,晋侯也多次奉命征讨西戎。

    周宣王五年,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财帛,调发力役。

    淮夷停止纳贡,再次反叛,周宣王命召穆公率军征讨。召公以师寰为将,统帅齐、杞、莱等诸国军队,消灭淮夷叛军,擒其冉、翼、铃、达四位首领,获得俘虏、牲畜及财物无数,取得赫赫战功。此战过后,淮夷彻底臣服,数十年间再不敢叛。

    宣王五年六月,猃狁进攻岐周,主力部队集于焦获,前锋抵达泾阳,直接威胁镐京。

    周宣王命尹吉甫为将,率军反攻。

    尹吉甫以元戎十乘为先锋,日行三十里,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击败猃狁,继而追击至太原(今甘肃平凉。

    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筑城设防,使虢季子白率军出征,在洛水北岸大败猃狁,斩首五百,俘获五十人。虢季子白又命属下不其,率兵追击至洛水,再败猃狁;然后班师回朝,向天子举行献俘大礼。

    周宣王大喜,在太庙为虢季子白举行隆重庆典,彰其功绩,赏赐马匹、弓箭、彤矢、斧钺,并赐得专征讨蛮夷诸部权力。此战过后,猃狁之患解除,北部边境安宁。

    徐国乃是东夷强国,在周朝连续打击下逐渐衰败,部族南迁至淮水流域。

    周宣王不肯干休,在太祖庙整顿周六师,命卿士南仲、太师皇父为前军大将,亲率大军,与司马程伯休父南征。

    周军先至南阳,复沿淮水东行,经过激烈战斗,击败徐国。由是徐国归降,四周各方国部族,皆臣服于周。

    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部族都奉命迎接,进献财物。

    与此同时,又因楚国多年不贡,且于前朝时曾僭越称王,因而宣王屡次伐楚。

    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三万六千人,车三千乘,大举进攻楚国。经过激战,大获全胜。

    周宣王二十二年,晋穆侯率军攻打条戎;二十五年,在千亩战胜当地戎族。三十八年,又在汾水、隰水击败北戎。在征伐诸戎战争同时,秦、晋二国逐渐壮大。(本集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纯爱战士出手:女魔头乖乖在怀撒娇从读书开始肝成仙武圣人隐天剑帝重回98做大医诱吻蜜糖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