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二十三集 栗姬拒婚

第二十三集 栗姬拒婚

其子刘彻。王美人见长公主俯就,自是大喜,立刻表示同意。

    既便如此,刘嫖仍对栗姬拒婚之事引以为耻,由此更结深仇,便在景帝面前进谄。

    刘嫖:栗姬善妒,陛下知否?

    景帝:何以见得?

    刘嫖:据我所知,陛下每有新宠,栗姬必使内侍祝唾其背,又召巫师入宫施蛊。

    景帝:竟有此事?

    刘嫖:陛下不信,可使人暗地察知,方知皇姊所说不谬也。

    景帝闻此,半信半疑。

    时隔不久,景帝得疾,自以为将要不起,因对栗姬嘱道:当朕百年之后,卿为帝母,望能善待其他嫔妃,及其所生诸子。不可彼亲生兄弟同室操戈,手足相残,是为至嘱。

    栗姬听罢,知道必是长公主在背后进谄,因而暴怒,恨恨不语。

    景帝:卿不答朕言,是何意也?

    栗姬:陛下若是归天,尚有皇后见在,哪里轮得到贱妾,看觑照顾诸位皇子!

    景帝闻此,怒火满腔,欲要发作,又恐引起内乱,故而勉强隐忍,挥令栗姬出外。

    馆陶公主闻说天子患疾,入内探视,觑寒问暖,关怀备至。景帝甚为感动,因谓自家至亲,便随口问道:皇姊以为我诸子之中,谁为最贤者?

    刘嫖:陛下既已立太子,问此何干?

    景帝:你我至亲,姑妄言之,有何不可?

    刘嫖:若果依我说时,则谓十皇子刘彻,乃是最为贤者。

    景帝:以何为据?

    刘嫖:此子龙颜丰准,姿态异常,从来谦下,与人不争,此其一也。其虽年幼,但行事犹如长者,沉稳不躁,此其二也。又闻其母梦日入怀,因而得孕,与众不同,此其三也。

    景帝闻此,于是不言。

    长公主辞出,复入别宫,将此语告知王夫人。于是二人设计,大出金帛,贿赂朝中贪财御史大夫,使其入宫,以探疾为名,入奏天子,力保栗姬为后。

    御史:常言道,母以子贵。今太子生母仅止姬妾,与其身份实为不符。依臣等之议,陛下或有不瘳,当及早正其名号,立为皇后。

    景帝闻言大怒:此其是你该说之言乎!

    于是立下诏旨,命将进言大臣处死。栗姬闻此,惊怒交迸,欲入寝宫见驾,却被禁卫所阻,说是天子有命,自即日起,无有诏旨,任何人不得入内侍疾。

    栗姬无奈还归己宫,就此怏怏成病。

    景帝却因暴怒所激,吐出一口瘀血,就此浑身通畅,疾病渐渐痊愈。时近元旦,众臣闻说天子病痊,皆都入宫问安,并贺新年;又往太子东宫,致元春之禧。

    闪回结束。梁王刘武见此,愤愤不平,于是复入太后寝宫,来向母亲窦太后牢骚。

    太后知道皇帝病体方愈,此时不宜进言,于是只得以好言相慰,劝说幼子刘武:我儿若有九五之份,不如听天由命,且待时机。

    正说到此,忽有心腹内侍入报:皇帝陛下忽然下诏,罢废太子之位矣!

    刘武闻罢,跳将起来:此话当真?

    窦太后反应稍缓,也不由站起身来:却因何故?

    内侍:奴臣今晨遵奉太后旨令,前往天子寝宫问疾,一直皆在廊下侍候。因见众臣拜贺元春,恐怕陛下病情反复,因此不敢暂离。

    刘武:你这老奴,因何这般啰嗦?

    太后:是啊是啊。你只说因何忽然废了太子?

    内侍:好,好,老奴知罪,这便直说。今天陛下接待众臣,本来还是精神奕奕,笑逐颜开。接受众臣拜贺新春,也还有说有笑,红光满面。

    刘武:你这个奴才,非要将人呕死,才肯干休!

    内侍:是,是。老奴该死,这便说到了。

    太后:若一言不能毕之,就打杀了你!

    内侍:众臣拜毕天子,又皆往拜东宫。王美人入侍天子,不知说了什么话,陛下便即大怒,传下诏旨,就此幽禁栗姬,并废刘荣太子之位,降黜为临江王。

    一口气说毕,几乎憋个半死。刘武及窦太后闻罢,面面相觑,又惊又喜。

    当日天晚,太后遂至皇帝寝宫:我儿今日接见群臣,劳累不轻,未知病情如何?

    景帝急请母亲上坐,含笑答道:孩儿已经大愈,有劳太后挂怀。

    太后:我儿病痊,又逢群臣入贺元旦,本是喜事。却闻忽废太子,却是为何?

    景帝:栗姬善妒,祝唾众妃,倒也罢了。却又勾结外臣,图谋皇后之位在先;复趁群臣往拜东宫之际,图谋帝位于后。如此毒妇逆子,怎可托付江山社稷,儿故废之,观其后效。

    太后:废之是矣,又何观后效?

    景帝: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可轻废。若刘荣肯予悔改,复其太子之位,亦为不可。

    太后:王言既出,如丝如纶,岂可朝令夕改?我儿前曾有言,当立刘武为皇太弟,只因受人蛊惑,已废承诺。今太子之位既空,何不话符前言,便以胞弟为嗣?

    景帝:太后之论,亦甚有理。臣儿今日疲惫,且容来日慎思,再作商议。

    太后知道不可相强,于是安慰数语,起身离去。

    景帝此时已颇悔擅废太子之举,回思太后之言,愈发委决不下,于是命人悄悄出宫,暗唤袁盎入内,说以心中疑惑,向其问计。

    袁盎闻言大惊,极力劝谏:臣谓切切不可,陛下不可一错再错!

    景帝:卿何为此危言?

    袁盎:七国之乱,陛下岂可忘却?吴王便乃高祖皇帝亲侄,为图帝位,岂爱宗族?若立梁王为嗣,则陛下子孙,无一能幸存矣。自周朝以来,皆是子承父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鲜有兄终弟及前例。且梁王侍宠而骄,为人暴戾,无人不知。社稷重事,愿陛下慎思!

    景帝听罢此论,深以为然,于是重赏袁盎使出,此后便即不提此事。

    刘武等候数日,不见动静,于是就此绝望,辞别朝廷,回归封国。

    袁盎时为楚相,因病辞官,闲居安陵家中。

    景帝仍常派人至府,向其寻计问策。因此方有深夜相召,求问立嗣之事。

    袁盎在家闲居不住,时而斗鸡走狗,时而出外游山玩水,又与洛阳游侠剧孟为友。

    时有安陵富户,早年曾与袁盎交好,遂入府劝道:剧孟乃是赌徒,公休以其为友。

    袁盎答道:剧孟虽然好赌,但母死之日,前来送葬者千乘,故曰必有过人之处。人有危难,上门求救,其亦不以父母为由,不以生死为辞,必然鼎力相助。然今明公登门相劝,实为小弟名声为计,且是金石良言,弟焉敢不听!

    从此之后,果然便与剧孟断绝来往。众邻闻之,俱都称赞袁盎,以为从谏如流。

    梁王刘武回到封国,因不得立为嗣君,心中大为不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过年来,忽有一日,母亲窦太后遣使前来梁国,向梁王透露,袁盎去岁曾于深夜入宫,谏阻皇帝立嗣之事。

    刘武闻此,非常怨恨。就与门客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重金搜求刺客,命相继前往安陵,刺杀袁盎。另又多方打探,得知当时劝景帝休立自己为嗣者,前后共有十余位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开局万倍增幅,我实在太无敌了山村小神医叶辰萧初然王铁柱苏小汐山村小神医王铁柱苏小汐我给予世界毁灭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