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二十六集 绝代战神

第二十六集 绝代战神

速发右军,予以配合。

    李广大怒,乃转身回营,领本部军与赵食其合兵,就此启程,从东路出发。只因心中不快,走时仓促,便即忘记征聘雇佣向导。于是有时迷路,结果落在卫青之后,不及应援。

    卫青依照降卒口供,复命其为向导,果然顺利追及匈奴单于,与其交战,轻易获胜。单于战之不利,率部逃跑。卫青只因孤军深入,终于不能活捉单于,只好收兵。

    汉军主力还师,南行渡过沙漠,遇到李广与赵食其东路军马,由此合兵一处。

    李广闻说走了单于,更增激愤。勉强谒见大将军后,便即气哼哼地,回到自己军中。

    卫青心知自己理亏,乃派长史送给李广粮酒,算作赔礼道歉。并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情况,要给天子上书,报告军情。

    李广怀怨,任凭长史如何询问,只是不答。长史回报,卫青怒气渐增,又派长史再往右营,传令李广部将,前去中军大帐汇报军情,受审对质。

    李广闻说部将受到传讯,怒发如狂,乃截住长史,对其说道:我为东路主将,部伍迷失道路,与校尉何干?你且回去,某当亲至大将军幕府,前去受审对质!

    长史不敢得罪此位传奇老将,由是只得空手而回,归报大将军卫青。

    李广支走长史,乃对部将说道:某自少年从军,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屡次遇险,死里逃生,未获全功。今幸随大将军出征,将欲建功赎罪;大将军又调我迂回绕远,偏偏迷路,此岂非天意乎?况我今已六十余岁,岂能再受刀笔吏污辱耶!

    言罢流泪叹息,乃拔刀自刎。军中将士皆都痛哭,边境百姓闻之,亦无不落泪。

    当时李广生有三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过世。仅余幼子李敢,因功被封为关内侯,此次亦率本部军马,跟随大军征伐。因闻说父亲死讯,不由怒发如狂。

    李敢对部下诸将说道:我父之死,皆因是卫青循私废公,任意调离,使其不得建功;待匈奴单于逃遁,又委过我父,致其不堪受辱,愤而自杀也。

    部将闻此,亦有同感,但惧大将军之威,皆都不语。

    李敢因此愈加愤怒,遂至中军大帐,当众质问父亲死因。

    卫青自觉有愧,又不能公示天子密嘱,只得拿出大将军气派,厉言申斥。

    李敢身为侯爵,以为可与卫青并肩,愈发不服,纵跃上前,发拳殴打。卫青不欲与其相并,绕案逃避;李敢绕案追逐,不肯罢休。众将大惊,急上前拉开,将李敢劝回。

    卫青自觉对老将李广有愧,由是隐瞒李敢犯上之罪,不予追究。霍去病时为骠骑将军,乃是李敢上司主将,却不能接受部属殴打舅父,由是怀恨在心。

    画外音:遍观汉武帝时领兵诸将,若以李广才能武功,终生不能封侯,果然也是时乖命舛,实在难以常理论之。也是无独有偶,在其前面还有一个前辈,名曰冯唐,也是终生不得施展才华,以至郁郁而终,老死家中。由此后世便即形成一句俗语,叫作“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将此二人相提并论,可谓千古同叹。

    镜头闪回,补叙冯唐之事。

    冯唐者,本是赵国人氏,至其父辈移居代地,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为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彼时已年过不惑。

    时因匈奴骚扰边郡,文帝时常对众慨叹:寡人无福,只恨不得廉颇、李牧为将。

    冯唐奏道:陛下即得颇、牧为将,亦不能用之。

    文帝大怒:卿此言何意?是耻笑于朕耶!

    冯唐答道:臣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执法太严,赏轻罚重,又不肯授权于带兵将军。臣故知朝中虽有廉颇、李牧,陛下亦不能用也。

    文帝不悦:卿为此危言,非是哗众取宠,亦是空穴来风。

    冯唐拜奏:昔有云中郡守魏尚,屡拒匈奴入侵,可谓能将。只因有虚报战功小过,便被陛下削爵为民,可有此事?常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帝若如此,谁肯为将?

    文帝闻此,转怒为喜,遂纳冯唐之谏,恢复魏尚原职,并任冯唐为车骑都尉。

    景帝即立,委任冯唐为楚相,但因楚王谋叛,旋即便将冯唐免职。

    至武帝即位,诏举贤良。朝臣举荐冯唐之才,下令征召入朝,方知冯唐时年已经九十余岁,耳聋眼花,已不能为官矣。

    闪回结束,复说李广后事。

    画外音:李广虽然终生未能封侯,但其后代亦在汉朝世代为将,战功赫赫,名垂青史。其孙李陵拜为骑都尉,率领丹阳楚军五千,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精骑出击匈奴,与右贤王战于祁连天山下,使李陵率其五千部众出居延北千里,欲分匈奴兵力,毋令专走贰师。

    李陵至期还师,被匈奴骑兵八万围击。汉军兵矢既尽,死者过半,亦杀伤匈奴万余。李陵且战且退,连斗八日,至居延百余里时,匈奴遮狭绝道。

    汉军落入绝境,军粮食尽,而救兵不到。匈奴派人招降,李陵为保部众,只得伪降,以待时机再反。其兵尽没,亡散归汉者仅余四百余人。

    单于既得李陵归降,因素闻其家声,慕其先祖功业,乃以女许配李陵,使其显贵。

    汉武帝闻报李陵降胡,勃然大怒,不问内中实情,便命将李陵母妻及诸子灭族。

    太史公司马迁为其说情,亦遭腐刑。

    自此之后,李氏名败。直至唐朝皇帝李渊之时,复追认李广、李敢为先祖。

    按下李广家族兴衰,复说名相陈平子孙。

    陈平辅佐高祖刘邦,六出奇计,有大功于国,且与周勃平灭诸吕之叛,获封曲逆侯,汉文帝前元二年去世,谥号曰献。其子陈买袭爵,但只一年便即去世,谥号曰共。

    陈买之子陈悝袭爵,于汉景帝前元三年去世,在位二十一年,谥号曰简。

    陈悝之子陈何,于汉景帝前元四年袭爵,在位二十三年。武帝元光五年,陈何仗势抢夺人妻,由此被有司官员弹劾,诏命罢爵,封国亦被废除。

    陈何心中不平,乃将曾祖所遗《鬼谷子秘籍》及伏龙令牌寻出,前往淮南,来见淮南王刘安,劝其以此令牌造反。

    刘安:此乃何物,便有如许威力?

    陈何:若论此牌,来历非常。当年留侯张良与高祖定下盟约,铸造此牌为据。无论何人,只要持有此牌,便可号令宗室,争夺帝位。当年我先祖陈平,便以此牌号令绛侯周勃等人,平灭诸吕之叛,安定刘氏社稷,大王岂不闻乎?

    刘安:确有听闻,但不知其详,原来如此。

    于是大喜,乃自命为第八代鬼谷派掌门,暗中筹备谋反夺位之事。

    画外音:陈何却不知道,曾祖陈平临死之前,早将鬼谷秘籍及伏龙令牌传于御史大夫晁错,并命其为第八代鬼谷掌门。此家中所藏秘籍令牌,乃是副本赝品。

    镜头闪回,叙述刘安来历。

    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汉文帝八年,封刘安为阜陵侯,十六年封为淮南王。

    便在刘安封王之际,淮南封地有邾县庶民闻某,居住大别山余脉小山脚下。其家在河畔掘地之时,忽然挖出一块石碑,上刻秦隶“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字。

    闻某不敢私藏,便将此碑献给淮南王。刘安得碑大喜,乃下令在此地建立碑亭,立碑于亭内,并在山脚修建孔庙。后人便将此山易名为孔子山,将河流改名问津河,以此纪念。

    刘安在此修建孔庙后,以为文脉所在,乃召集大批文人学士,在此讲学、著书立说。时有伏生、申公、欧阳生等著名大儒,经常往来其间,聚徒布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休渣夫,嫁战王,辣媳靠空间致富妖孽下山,五位师姐超宠我跟京圈大佬离婚后,我另嫁豪门穿成末世文里的恶毒女配食飨之诗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