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三十九集 平灭高丽

第三十九集 平灭高丽

p;  薛仁贵一路南下,诸路大军会师于高丽都城之外,对平壤形成合围之势。

    唐军围困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渊男产率大臣九十八人出降。然而渊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连战连败。

    九月十二日,僧人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获渊男建。此番东征之战,唐朝共获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户,至此高丽灭亡。

    自朱蒙建国至高藏失国,共传二十七主,国祚共计七百又五年。

    唐高宗闻报大喜,乃下诏命,将原高句丽全境划分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设安东都护府,由魏哲出任安东都护。

    未料魏哲就任未及半载,便于次年三月死于任上,寿终五十四岁。

    哀报上奏,高宗甚为悲悼,诏命厚恤魏哲家人,并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画外音: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高句丽灭亡之后,其亡国之君高藏及王室贵族被押送长安,国内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亦被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之中。另有部分遗民留在辽东,便即归属渤海国臣民,其余小部分或北进融入突厥,或东去依附新罗。自此以后,高句丽国家之名,不复存在于世。

    由于高丽遗民不断叛乱,薛仁贵赴任后便将都护府从平壤移至辽东新城。在任期之内抚孤赡老,治理盗贼,提拔任用高丽人才,彰奖德高行优之民。高丽人大悦,至忘亡国之痛。

    镜头转换,按下唐军东征高丽,插叙南方边事。

    乾封二年,吐蕃国相禄东赞病卒。禄东赞出身于塔布世家噶尔家族,松赞干布为赞普时委任以吐蕃大相重职,极其信任。贞观十五年时,受松赞干布之命入唐,迎娶文成公主。

    唐太宗识其才干,待以殊礼,异于诸蕃,拜为右卫大将军。永徽元年松赞干布薨逝,幼孙继位,国事皆都委付禄东赞。

    史说禄东赞虽不识字,然而有勇有谋,用兵大有节制;先吞并诸羌,继而攻破吐谷浑,多为其一手谋划。对内亦治国有方,规定赋税、制定法律,区分桂、庸等级,清查户籍,推动吐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吐蕃倚之而成西南强国。

    禄东赞自攻灭吐谷浑之后,便长驻于此,以镇北疆。

    其有子五人:长子赞悉若早死,其余四子分别名为钦陵、赞婆、悉多干、勃论。禄东赞死后,钦陵四兄弟分掌吐蕃国政,从此时常入侵唐境,西南岁有边衅,不得消停。

    与此同年,因琼州(今海南岛定安以北)都督李孝逸对当地抚双失当,黎民因而起事造反,反抗唐朝统治。

    字幕:李孝逸,宗室大臣,太祖李虎曾孙,淮安王李神通之子。

    李孝逸自幼聪明好学,善作文章,初封梁郡公。唐高宗时,历任给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琼州都督。

    琼州黎民既反,李孝逸不能平定,只得泛海北归大陆,由此遂使唐朝失据琼州。百余年后,至德宗贞元五年,唐廷方始收复此地。

    亦在乾封二年,苏定方病卒,终年七十六岁。

    苏定方去世,高宗闻讯,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应即褒封。卿等不说,致使功臣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今西部栋梁摧折,不禁令朕哀伤悲叹。

    诏命叙其平生战功,总得六项。其一讨剧贼,其二击突厥,其三御吐蕃,其四拓西域,其五灭百济,其六征高丽。列李靖、李积之后,位居开国第三功臣。

    于是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曰庄。

    历史疑案及真相:据朝鲜半岛民间传说,韩国学者李道学亦曾撰文认为,苏定方在平定百济之后,因图谋乘胜吞并新罗,结果被新罗大将金庾信设计毒杀,并埋葬异域他乡。中国学者拜根兴则认为此是无稽之谈,因提出苏氏灭除百济后振旅还朝,复奉命为安集大使,只因吐蕃前线自然环境恶劣,苏定方年老体弱,由此病死军中。而且据其分析,认为苏定方应生于开皇二十年,死时享年六十七岁,并非七十六岁。

    除后世史家所共知战功,苏定方更有战胜吐蕃乌海之役,虽不见于汉文史籍,却在藏文史书中发现。据近年来甘肃教育出版社所出版《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里面有此一条关于苏定方与吐蕃乌海之战记载: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一千。

    达延全名为达延莽布支,是吐蕃大相,执掌全国兵权,与吐谷浑及唐军多次作战,甚为勇猛。但美籍华裔学者张琨提出质疑。以为准确译文应为:自达延战死之后,阿柴人口从八万余锐减到一千。阿柴者,是吐蕃人对吐谷浑人之蔑称也。

    苏定方在乌海之战结束后东征百济,数年后重返西北前线。当时其副手乃是唐太宗时期突厥族名将阿史那忠,时任青海道大总管,亦可证苏定方死于新罗乃是杜撰。

    彼时这些贞观年间老臣,已不复再是当年策马持槊、一战灭国雄姿,但依旧将最后生命奉献给西北边疆。苏定方最后病逝于边陲,正应“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诗句。

    民间演绎:苏定方作为千古功臣良将,在所世小说、野史及民间评书话本之中,却渐渐严重失其本来面目,且被描写成与一贯与朝廷作对之大反派,与当朝江夏王李道宗,及其后北宋开国名将潘仁美一般,成为千古冤假错案。

    苏定方起初出现于野史轶闻,是在罗贯中所着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中,作为唐朝骁将,追随唐太宗征伐辽东,并与盖苏文作战。这是关于苏定方最早俗文学记录,也是该书对其唯一描写,未曾扭曲其正面形象。

    至明朝万历年间,诸圣邻编着《大唐秦王词话》,苏定方人物形象便被添油加醋,渐趋丰满生动。在第十七回中,苏定方作为窦建德说客出场,第四十回中因直言犯谏,而被夏王窦建德贬斥回乡。结果虎牢关一战,窦建德战败被擒,败阵诸将皆逃往苏定方处,并共推其为领袖。苏定方率众重整旗鼓,推举刘黑闼为汉东王,继续与秦王李世民为敌。明都之战,苏定方与罗成不分上下,最终苏定方在淤泥河之战设计杀死罗成,成为唐朝最大对手。刘黑闼被诛杀后,苏定方在老母训诲下为尽孝心,决心降唐。

    可见在此书中,苏定方虽与唐朝为敌,但是以文武兼备,事母至孝正面形象示人。但该书中少年英雄罗成陨落于苏定方之手情节描写,也被后世演义小说普遍沿用。

    清朝年间,《说唐演义全传》刊行,苏定方及其子孙形象随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成为主要反面人物。在《说唐》书中,苏定方作为夏王窦建德麾下大将,在进攻燕>>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神医出狱收到未来短信,我成首富不过分吧误入恐怖节目,我天师的身份被曝光了龙族:沉吟至今全民:召唤物全是SSS级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