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纳,亦优容之。自褚遂良、韩瑗之死,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意直谏几达二十年;及李善感直谏,天下皆喜,谓之“凤鸣朝阳”。
高宗自感去日无多,便将政务皆托天后武则天,自己则思及时行乐,安度晚年。
又派宦者前往江南,征民工砍伐山中异竹,缘江徙下,再运至东都,植于内苑之中。宦者既奉天子圣旨,由是科舟载竹,所到之处纵横暴虐,民怨沸腾。
当运竹之船经过荆州之时,却被荆州长史苏良嗣拦住,将宦官囚之,上疏谏道:致远方异物,烦扰道路,恐非圣人爱人之意。又小人窃弄威福,亏损皇明。
天子览奏深感惭愧,乃谓天后道:皆是我约束不严,今为苏良嗣所怪。
于是亲手复诏慰谕,令尽弃异竹于江中。
字幕:苏良嗣,以表字行世,乃雍州武功人,巴州刺史苏世长之子。
苏良嗣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荆雍三州长史、冀州刺史,累迁工部尚书。常对周王李哲不法行为进行诤谏,深受李哲敬畏。
当时王府属官多不称职,苏良嗣则遵循法度,对僚属加以约束,受到唐高宗赞赏,后历任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
永淳元年,苏良嗣调任雍州长史,因当时关中饥荒,百姓相食,盗贼横行。苏良嗣为政严明,凡有盗贼作案,必能在三日之内将其擒获。
武则天临朝称制,擢升其为工部尚书。
此后到至垂拱元年,苏良嗣拜相,担任纳言,封温国公,并出任西京留守。
当时尚方监裴匪躬管理京苑,建议贩卖禁苑中蔬果谋利,苏良嗣拒绝,并引用春秋时鲁相公仪休典故,指出朝廷不宜与民争利。
苏良嗣任周王府司马时遵循法度,约束王府属官,匡谏周王李哲;担任雍州长史时又严肃法纪,治下发生案件三日能破,因被号为神明。
又屡谏皇帝劳逸扰民,又抑制宦官滥权,故被高宗李治敬畏。
时有黔州都督谢佑,仰承天后武则天旨意,逼令零陵王李明自杀。
零陵王李明乃是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生母原本是太宗弟巢王李元吉之妃。李元吉与太子建成被诛之后,巢王妃便被太宗所纳,甚至欲立为皇后,被魏徵谏止。
贞观二十一年,李明始封曹王,显庆中授梁州都督,后历虢、蔡、苏三州刺史。永隆元年,以太子贤之党遭贬,降封为零陵郡王,徙于黔州。
高宗闻说十四弟被逼自杀,深为痛惜悲愤,命将黔府官属皆都坐罪免官,只看在天后面上,不深责谢佑而已。
其后未久,谢佑有日寝于平阁,与婢妾十余人共处,夜间忽失其首级。都督府不能破案,始终不知是何人所为。
直至垂拱年中,李明之子零陵王李俊、黎国公李杰为天后武则天所杀,有司籍没其家之时,搜得谢佑首级,已被漆为尿壶秽器。
因见上面题云“谢佑”二字,方知是被李俊遣刺客杀之。
永淳元年秋,吐蕃大将论钦陵再起大兵,入寇柘、松、翼等州。高宗诏令左骁卫郎将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发秦、渭等州兵马分道御之。两军纠战,互有胜败。
便在此际,西北突厥余党再起,攻州夺城,告急文书如同雪片飞报京师。
高宗惊问:贼势详情如何?
驿使奏道: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亦称骨咄禄、不卒禄。自阿史那伏念败亡,趁十姓部落无主,逐渐聚其散众,至七百余人,占领黑沙城(今呼和浩特),自称颉跌利施可汗。十姓遗民纷纷前来归附,部众增至五千余人。随后率部抄掠九姓铁勒,势力渐盛。阿史那骨笃禄复占领漠北乌德鞯山(今杭爱山),设牙帐,重建突厥汗国。遂以黑沙城为南牙,以其弟阿史那默啜为设,咄悉匐为叶护。当时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官阿史德元珍因犯军法,被长史王本立囚禁;因自请去劝谕骨笃禄降唐以赎己罪,却乘机投奔颉跌利施可汗,助其反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高宗闻奏大惊,对群臣道:阿史德元珍降叛,则安西殆哉!
原来此位阿史那元珍乃为西域有名悍将,为人精明,又多智谋;更长期身为唐将,熟知唐朝边疆虚实。阿史德元珍既降突厥,教高宗如何不惊!
驿使复奏:陛下圣明,所虑甚是。元珍既投叛贼,阿史那骨笃禄当即任命其为阿波达干,统帅突厥全部兵马,拥控弦甲士数十万之众,分兵入寇我并州,及单于都护府北境。岚州刺史王德茂领军出敌,寡不敌众,一战而败,力尽伤重,最终被斩。北边危急,臣故星夜兼程,来请救兵,请陛下速派精兵强将,前往御敌平寇!
此言说罢,君臣皆惊。高宗乃问众臣:今吐蕃战事未休,朝中更无大将;突厥复又猖獗,王德茂战死,如其奈何?
众臣闻罢,面面相觑。
刘仁轨出班上前,施礼奏道:突厥诸部,只惧五人。其一乃是卫国公李靖,其二英国公李世积,其三邢国公苏定方,其四河东男薛仁贵,其五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今四人已亡,只有薛仁贵尚存,现被流放象州,已六年矣。薛仁贵本无大罪,何不释其还朝,便令挂帅,再征突厥?
高宗李治闻奏,恍然大悟,念及薛仁贵旧功,不由心潮起伏,叹道:若我所记不差,白袍将今年已有六十九岁高龄。廉颇老矣,未知尚能饭否?
刘仁轨奏道:以臣所知,薛仁贵乃鬼谷掌门,深谙吐纳养息之术,必是老当益壮。既非如此,陛下亦应赦其还朝,以慰功臣之心。
高宗准奏,乃命快马传驿,征调薛仁贵还朝,官复原职。
薛仁贵当时正在海边与渔民晒网,见忽起一阵怪风,将渔网全部卷入海中。
众渔民皆都慌乱,齐都跳到海中,七手八脚捞网。薛仁贵却将那怪风一嗅,忽仰天大笑道:此是天子想我,欲使某再披白袍,去征突厥去也!
渔民听罢,不去理他,以为其是突然发颠。话犹未了,府中侍卫飞马来至,叫道:主公,天使来到,赍来圣旨,正在衙中堂上相候!
薛仁贵遂还长安,来见天子,跪拜丹墀玉阙。
高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