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华夏真相集 > 第四十九集 绝代女皇

第四十九集 绝代女皇

bsp;  名臣魏元忠遭诬入狱之时,侯思止倒拖元忠下阶,审问时又言行鄙下;魏元忠厉言斥之,侯思止不懂其意,为之惊悚,转而求教同僚,被时人以为谈谑之资。


    侯思止欲仿效来俊臣,奏请娶士族李自挹之女,被宰相李昭德斥之为辱国伤俗。侯思止罗织诬陷忠臣良将无数,自己其后却因犯禁,藏匿内宫锦锻,被杖杀于殿堂之下。


    更有衡水人王弘义,自幼无赖,尝从邻舍乞瓜,邻舍不与,乃告县官瓜田中有白兔。县官使人搜捕,白兔自然没有发现,但蹂践瓜田立尽,邻舍欲哭无泪。


    王弘义又见贝州闾里耆老作邑斋,遂告其聚众谋反,枉杀二百余人。朝廷因其告密有功,擢授游击将军,继迁殿中侍御史。


    王弘义审理胜州都督王安仁谋反案,王安仁不服,王弘义即于枷上砍其脑袋;又捕其子,不加审问,亦刎其首。


    又因与司马毛公对食,一言不合斩之,枪挑其首入洛,见者无不震栗。


    当时司法官吏竞为深酷,唯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二人独存平恕,则被告者皆谓: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


    来、侯者,便指来俊臣与侯思止。


    徐有功乃名臣徐文远之孙,名弘敏,以表字有功行世。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朴,众吏相约如有犯徐司法杖责者,众共斥之。


    迨官满离任,竟不曾杖责一人,职事亦修。


    累迁司刑丞,凡被酷吏所诬构者到其手中,徐有功皆为平反辩冤,前后因其得以存活者数十百家。尝与酷吏廷争狱事,太后厉色诘之,左右战栗,徐有功神色不挠。


    太后虽然生性好杀,亦知徐有功为人正直,反而甚为敬惮,曲意保全。


    时有颜余庆参预越王李贞父子谋反,法官判以族诛,徐有功以为既诛魁首,当恕支党,力争不可。武则天厉言怒责,徐有功明辩不屈,颜余庆终得免死。


    又有韩纪孝曾任徐敬业伪官,其身死之后,法官判籍没其家,亦是徐有功争之,家属得以免难。


    徐有功转任秋官郎中,有风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诬当死,武则天赐免。酷吏来俊臣等不肯,固请必要依法处斩,徐有功承顺太后旨意,力争救之。


    皇甫文备与徐有功共同治狱,曾诬徐有功纵容逆党;其后皇甫文备因事下狱,徐有功却不以私害公,力言文备罪不当死,终救其出狱。


    酷吏皆对徐有功嫉之如仇,然而酷刑终因此而稍衰,徐有功阴德厚焉。


    司刑丞李日知乃荥阳人氏,亦尚平恕之道,不以酷烈为然。少卿胡元礼欲杀一囚,李日知以为不可,往复数日为囚申辩。


    索元礼怒道:我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


    李日知答道:日知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


    二人各自具状上奏,武则天亲自审理其状,证明李日知果直,其囚犯终获赦免。


    李日知自此亦被酷吏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武承嗣欲尽除李唐宗室,遂指使周兴罗织诬告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由是派人逮捕,征诣行在。


    李素节自舒州被押送进京,路闻家遭亲丧痛哭于宅者,遂长叹道:此若是寿终正寝病死,幸何可得,乃更哭邪!


    至于龙门,则被押解之吏奉武承嗣密令缢杀之。


    李上金不愿受辱于监押之吏,自杀于随州府衙。武承嗣上奏其乃畏罪自死,武则天便即下令,悉诛其诸子及支党。


    八月,杀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及尚书左丞张行廉。又杀南安王李颍等宗室十二人,更鞭杀故太子李贤二子。又诛亲党数百家,唐之宗室于是殆尽,幼弱存者亦流岭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则天女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有权略,女皇以为类己,宠爱特厚,常与其密议天下之事。唐朝旧制食邑,公主不过三百五十户,太平累至三千户。


    女皇武则天为示天下以革命新政,欲敕命改州为郡。


    有近臣奏道:陛下始革命而废州(与周同音),大为不祥也。


    女皇闻而大悟,遽追止之。更命史务滋等十人存抚诸道,复增立兄武元爽、武元庆诸孙武延基等六人为郡王,又罢废北门学士。


    画外音:自上元二年北门学士设立,协助武后处理政务,以分宰相之权,抗衡外朝大臣势力;及则天以太后临朝,独掌军政大权,便通过酷吏清洗异己,改造宰相班底,北门学士由此失去作用。至载初元年,刘讳之被赐死,范履冰、周思茂下狱死,元万顷配流岭南而死,苗神客被杀。正是:劲敌巢尽良弓藏,狡兔死罢走狗烹!


    李唐宗室被谫除净尽,武则天为争取忠贞之士拥戴,开始着意惩治佞臣酷吏。


    天授元年冬十月,甲子,检校内史宗秦客坐赃流贬遵化尉,弟楚客、晋卿亦以奸赃流放岭外。丁卯,杀流人韦方质;辛未,内史邢文伟坐罪附会宗秦客,被贬珍州刺史。


    其后未久,有神皇制使将至珍州。邢文伟以为是来诛己,竟遽自缢而死。


    时有道州刺史李行褒及弟榆次县令李长沙,为酷吏唐奉一诬陷,称其兄弟私议凶吉,谋复李氏,论罪当族诛。


    武则天命中书舍人韩大敏为钦差大使,前赴道州推按。


    韩大敏临行之前,有好友私谓道:李行褒与唐宗室为近属,太后必欲除之而后快。公此去若失圣意,祸将不轻,贤兄不可不预为之谋。


    韩大敏道:我身为中书舍人,受朝廷信用,自当禀公以断。岂有只求自身安全,而陷人于罪之理!


    于是前至道州,仔细勘问,并未发现李行褒有任何谋反证据。由是便知是受人诬陷,回朝后如实上奏,请赦李行褒之罪。


    武则天闻而不悦,又派御史赴道州重审。该御史迎合上意,遂构成李行褒兄弟谋反之罪,以此回朝复命。


    武则天见坐成李行褒谋反,这才满意,遂命依律处死李行褒兄弟;韩大敏则因推审此案失旨,有纵放罪犯之嫌,故被定为应与知反不告同罪,赐死家中。


    刑部郎中徐有功直言抗奏,言其二人不反,并与唐奉一论争不休。


    刑部侍郎周兴奏道:臣闻两汉故事,附下罔上者腰斩,而欺者亦斩。又《礼》云“析言破律者杀”。今徐有功故出反囚,罪当不赦,请推按其罪。


    武则天素来器重徐有功,不欲治其死罪,只将其免官。其后未久,又用为侍御史。徐有功推脱不过,终于受命。


    便在此际,有东魏国寺僧法明等人,撰成《大云经疏》四卷,经僧怀义呈表朝廷,谓是绝大发明创造。根据《大云经》文教义所载,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净光天女,曾在同性灯佛处聆听《大般涅盘经》,后在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以凡胎降生人间,并再次听闻佛法深义。虽然其以女身临世,但后成为国王,得到转轮王所统领四分之一疆土。


    于是教化所属城乡男女老少,排除各种邪异执见,广做菩萨事业。而在《大云经疏》之中,声言太后武则天便是弥勒佛降生,当代替唐室为阎浮提主。


    武则天览毕经疏,见果是依照自己暗示,以摩尼教义为基,加以改良撰成,于是大喜,制命颁布天下,令各佛寺必以此经为第一经典,用以教诲各寺僧尼以及信徒众生。


    壬申日,敕命东西两京所辖诸州,须各置大云寺一区,以《大云经》为第一典藏;使主持僧升高座讲解,其撰疏之僧法明、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仍赐紫袈裟、银龟袋。


    画外音:据《旧唐书》指出,《大云经》乃薛怀义为迎合武则天而杜撰伪经。然而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则认为,《大云经》乃是译自天竺原文,并非伪作,只是经疏加以伪解而已。武则天以女身称帝,有违中国传统儒家及道家观念,故其只能从佛典中寻找根据。而《大云经》里女菩萨为转轮圣王预言,便正好为其称帝提供出理论根据。


    天授二年辛卯,正月癸酉朔,太后始受尊号于万象神宫,旗帜尚赤。


    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以为酷吏纵横,上疏奏道:今告密之事纷纭,虚多实少,恐有凶慝阴谋离间陛下君臣。古者狱成,公卿参听,王必三宥,然后行刑。比日狱官单车奉使,推鞫既定,法家依断,不令重推;或临时专决,不复闻奏。如此则权由臣下,非审慎之法,倘有冤滥,何由可知!况以九品之官专命推覆,操杀生之柄,窃人主之威,按覆既不在秋官,省审复不由门下。国之利器轻以假人,恐为社稷之祸。


    太后不听。饶阻尉姚贞亮等数百人表请上尊号曰上圣大神皇帝,也不准许。


    侍御史来子珣诬告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谋反,皆坐罪伏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春正月,地官尚书武思文及朝集使二千八百人,表请封禅中岳。己亥,废唐兴宁、永康、隐陵署官,唯量置守户。


    同日,有人告发周兴与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积谋反。武则天下令处死丘神积,禁锢其子孙,令梁王武三思监斩于太乙门前菜市口。


    又天授二年,雅州刺史刘行实、渠州刺史刘行瑜、尚衣奉御刘行感三兄弟,并兄子左鹰扬将军李虔通,并为侍御史来子珣诬以谋反,因而被诛。


    纳言史务滋与来俊臣区同鞫审刘行感狱,来俊臣反又诬奏史务滋与刘行感过从亲密,意欲寝其反状未遂。


    武则天览奏,便命来俊臣复推审之。史务滋深知来俊臣手段,因而恐惧自杀。


    其后未久,有人密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积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来俊臣时与周兴中午对食之际,便故作虚心求教:兄弟近日推问谋反巨案,罪囚多不认承,各种刑具用遍,亦不得供。兄乃大才,可指教兄弟,当为何法,最能速奏效者?


    周兴笑道:此甚易取。可取大瓮,以火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来俊臣大喜道谢,乃索大瓮,火围如法,谓周兴道:有内状推史,请兄入此瓮。


    周兴惶恐,当即叩头服罪。二月流放岭南,在途中为仇家所杀。


    来俊臣既使周兴伏罪,从此而后愈加肆无忌惮,倍加猖獗。


    垂拱年间,朝中有御史名鱼承晔,其子鱼保家不读儒经,不事科举,专爱发明创造。因发明创造铜匦进献,武则天大喜,因而立命用之于朝堂四侧,由此大开告密之风。


    告密铜匦发明者鱼保家由此备受武则天重用,不仅重赏,而且破格加官晋爵;一时颇为光彩得意,宠冠群奸。


    然而好景不长,至天授元年,便有人投告密信于铜匦,指控鱼保家曾为徐敬业设计发明刀剑弓弩,为其叛乱提供方便,造成很多朝廷将士伤亡。


    武则天见此密信,立即下令逮捕鱼保家,交付索元礼鞠审。当被拘押受审之时,鱼保家尚恃女皇之宠,死活不肯招认。


    索元礼冷笑不已,忽大喝一声道:来呀,取我铁笼子过来!


    喝声未了,狱吏便取铁笼来至,掷于阶下。鱼保家睁眼看时,见其笼顶部有一圆孔,傍有四块木橛,上粗下锐,未知其有何用。


    正在迷惑之时,索元礼复喝道:用刑!


    于是吏役打开铁笼,拥鱼保家入内,以其头颅探出圆孔,则不大不小,适容其首,便似一个紧箍。到此时刻,鱼家保兀自浑然不知,此物究竟何用。


    狱吏伺候安置已毕,索元礼问道:谋反之事,有招无招?


    鱼保家依旧嘴硬:某对女皇陛下忠贞无二,绝无谋反情事,有何可招?


    索元礼冷笑点头,将手一挥。狱吏闻令而动,遂有四人上来,分将四个木橛,楔入铁圈。只楔入三分,鱼保家即头痛如裂,乌珠迸出,如入炼狱。


    实在熬痛不起,遂杀猪一般叫道:有招,有招。谋反情事属实,皆我所为!


    索元礼由此便得供状,并令其攀咬数十熟人,引为同党。武则天阅览其状,似乎全已忘其发明告密铜匦之功,即命将鱼保家处以当街腰斩,同党斩首,并籍没其家。


    自此之后,索元礼鞠审谋反之案,只要大喝一声:“来呀,取我铁笼子过来!”犯人必然闻风丧胆,立即招承。此语亦便成为索元礼口头禅,比之魔咒更为灵验。


    只因索元礼身为胡人,又于众吏中残酷尤甚,以至天怒人怨,无人不恨。武则天见此,于是暗示御史,可以罗织其罪,杀之以慰人望。(本集完)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开局万倍增幅,我实在太无敌了山村小神医叶辰萧初然王铁柱苏小汐山村小神医王铁柱苏小汐我给予世界毁灭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