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平均水准以上,但他却不适合防守蒙塔-埃利斯这种灵活性后卫,丹尼-格林来防正合适。
原本这应该是克来的任务,但库里缺阵,克来就是勇士的第一进攻核心,张瑜不想让他负责得分的同时,还要防守小牛的外线核心,这会极大消耗克来的体能,影响勇士的进攻。
蒙塔-埃利斯被勇士锁死,小牛的进攻重心只能转移到诺维茨基身上,但张瑜进行了变阵,那就是让钱德勒对位诺维茨基,让格林去防戴勒姆波特。
这次调整堪称神来之笔,戴勒姆波特只是一个蓝领中锋,进攻手段贵乏,只会篮下吃饼和二次进攻,格林防他不会吃亏,而钱德勒对位诺维茨基,却能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
原本在小牛和马刺的系列赛中,诺维茨基就被邓肯限制得很难受,场均只能以429%的命中率得到191分,三分命中率更是只有88%。
不过,现在的诺维茨基不一样了,在勇士掀起三分狂潮后,没有球队不重视三分,诺维茨基的三分也没有像原来一样下滑,受到勇士的启发,他在生涯末期把三分当成维持进攻产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不比巅峰时期差。
面对钱德勒的防守,诺维茨基的低位进攻受阻,但他加强和蒙塔-埃利斯和卡尔德隆的高位挡拆比重,外弹接球出手,首节就投进了两记三分球。
不过,小牛的进攻也就只有诺维茨基能看了,其他人的得分都非常艰难。
在和马刺的系列赛中,小牛之所以能拖到抢七决战,是因为马刺内线的邓肯和斯普利特防不出来,一直忌惮能运球中投的小个子球员。
卡来尔精准洞悉了马刺的弱点,让蒙塔-埃利斯、卡尔德隆、德文-哈里斯和文斯-卡特不断和诺维茨基打高位挡拆,借助掩护出手中距离投篮,甚至连边缘人布兰登-怀特,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也能在中距离惩罚马刺。
这轮系列赛中,蒙塔-埃利斯效率不高,但能轰下24分,卡尔德隆更是投出了478%的三分命中率,场均能够得到1分以上。
但勇士却没有马刺那样的弱点,在张瑜的指示下,勇士执行换防的策略,逢挡拆就换,锁死了蒙塔-埃利斯和卡尔德隆的投篮。
勇士换防后,如果诺维茨基在高位发起进攻,或者直接投三分,即使效率再高,勇士也一直单防,但只要他进入禁区,勇士立刻就上夹击,逼他出球,后续再通过轮转干扰小牛外线的出手。
而这是勇士擅长的防守策略,也是最能发挥勇士机动性的防守策略,很少漏空位,只是有针对性的放空蒙塔-埃利斯,他的三分一向不算准,对于卡尔德隆和马里昂都是严加防范。
在勇士坚决的换防+快速的轮转面前,缺乏外线爆点的小牛,最有效的进攻方式,就是让诺维茨基一个球一个球的凿,蒙塔-埃利斯和卡尔德隆也硬着头皮单打消化球权,但效率却是惨不忍睹。
但这就是季后赛,能得分是最重要的,哪怕效率不高,也完全可以接受。
而且,勇士自己的进攻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库里受伤之后,勇士也缺乏外线的持球进攻点,卡来尔和张瑜一样,也采取了换防的防守策略,逢掩护就换,坚决不给勇士空位的机会。
谁让勇士这两年风头正劲,各队都摸透了勇士的进攻套路,知道怎么应对勇士的传切。
如果库里在场,卡来尔绝对不敢让诺维茨基和戴勒姆波特换防到库里面前,但勇士其他球员的单打威胁有限,小牛换防的收益极大。
面对小牛的无限换防,勇士的传切严重受阻,很难跑出机会,只有克来能通过手递手、双掩护命中一些接球强投的三分和中距离,然后就是伦纳德的单挑,这是勇士为数不多的硬解手段了。
格林、丹尼-格林和钱德勒也尝试了一些单打,但这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被防下几次后,
就被张瑜叫停了。
随后,勇士和小牛展开了防守大战,双方都频频打铁,场面让人昏昏欲睡。
看到首发进攻受阻,张瑜开始频繁调整阵容,陆续换上帕森斯、利文斯顿、米德尔顿等有一定单打能力的球员,和主力搭配使用,几分钟就换一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