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规矩
“想要送幅画来讨好我,也要看我收不收啊。”
曹老沉默不语了片刻,轻声问道:“那顾小子,不知道我以前立过的规矩?”
曹轩喜欢收藏书画艺术品。
废话。
真的把艺术热爱到骨头里的富裕画家,古往今来,谁不是兼职半个收藏大师?
老爷子年轻时玩太湖奇石,收藏叶仲三的内画鼻烟壶,邵大亨的紫砂闻香杯,青年时在沪上,还喜欢收藏万宝龙牌的铂金钢笔以及风行一时的各种雪花膏的插画包装。
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只是用以解闷的闲情雅趣。
曹老爷子家里最丰富,最严肃,最重要的藏品,当然肯定是画。
老爷子喜欢赏画,鉴画。
识货也舍得花钱。
“您在这里稍等几分钟。我给安保办公室打电话驱散他们,或着我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后门去。”
老杨心思转头,掏出手机打起字来。
到最后。
笔意媚俗、矫揉造作、意境陈腐,暮气沉沉——这十六个字基本上,就可以把所有想要靠着曹老自抬书画身价,心怀鬼胎的人驱逐在大门之外。
那无论宣传的多么天花乱坠,能被解读出多少高妙深奥的大道理出来,他也不会有兴趣去碰。
他还蛮喜欢一些涂鸦画的。
一幅是2007年曹轩在翰海花了1亿2600万拍下的国画大家黄宾虹的山水画《秋光水色》,另一幅是1941年他在巴蜀仙女山采风时,机缘巧合中从一位虚岁八十六的老道长那里,购得的一幅《天霜草木飞》。
这么多年日积月累以来。
可船王从来都觉得,他要去安心从艺,从小往艺术圈发展,一、二线画家什么的不敢说,当个在本地小画廊里谋生,讨口饭吃的职业画家,还是轻尔易举的。
没准这幅画千好万好,但是反正不适合他,就当他没文化好了。
让老爷子参加他们的学生电影,再成为免费宣传的工具,主意打的是不错,这些人付肖像费了嘛!
“驱散这些孩子干什么,我这张老脸长得见不得人?可惜,他们应该事先知会我些,早知道应该戴顶精神些的假发来。”
他从来不是谁画的画随随便便都收的,收只收喜欢的。
毕竟,谁想要送画给曹轩,也得够能有机会找得着他才是嘛。
这就不是曹老能控制的了的了。
“好勒,您悠着点哦。”
莫名其妙的艺术品则针对现代先锋派的画作。
文玩、文玩,玩的是画中的“文”气。
老爷子昂了昂脖子:“我才不要,在镜头里看上去像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子,走路还要让人搀扶,我还没那么老呢。”
买不起大艺术家本人的画作,买大艺术家喜欢看好的价格没那么“吓人”的小画家的作品,也是很值得期待的投资嘛。
正当他们开始担心,今晚还能不能平安走出庄园的时候。
曹老的原则是面对迎来送往的外人的。
曹轩的三不买,五不收,不是什么大秘密。
老杨用脚跟想一想,也觉得顾为经在这种心态下画出的献礼作品,即便侥幸能逃脱“矫揉造作”这四个字,“笔意媚俗”也肯定跳不出去。
要是曹轩家里的墙壁上挂上了谁的作品,哪怕是胡润艺术百富榜排名前三十的大画家,也是个值得发朋友圈长脸面炫耀的事。
一幅幅书画作品便如那乡间选的“秀女”,谁能进入曹老的藏品目录之中,若是在世画家的作品,代表着曹轩对他的认可,脸上有光。若是现代已故名家的书画,能被他曹轩收藏,再盖上自己的印章乃至提字,这种传承故事,也是一种增值。
曹老的画室中始终摆放着两幅水墨画。
仅仅老爷子自己觉得。
与其不摆出来扔进箱子里,永远不会再展开看一眼,做这种虚伪的表面文章。
真正最地道的传统收藏家,从来只看眼缘。
曹轩却跟死硬死硬的太湖顽石一样,任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