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全能大画家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命运会售卖赎罪券么?(中)

第六百八十六章 命运会售卖赎罪券么?(中)

感触,用鼻尖轻嗅松节油的味道……

    当你长久的凝视一枚被啃过的苹果,感受着它的青色,它的红色,它的淡黄,它的无法名状的色,它的越是观察,越是细微的“察觉”,就越是描摹不尽变化多端的自然之美。

    你就会明白绘画的真义。

    也许你永远也没有能力,将这种细微的变化通过画笔“转印”在纸面之上。

    可这种快慰,这种内心的触动与收获……它们虽不是绘画技法上的收获,但依旧是实打实的收获。

    无法以画传情。

    却能以画娱己。

    谁有了这样的经验。

    当她再一次的走入梵蒂冈博物馆,闻到那些老式蛋彩画上清洁油的味道,当她推着轮椅,走到了梅涅克修道院的穹顶之下,望着头顶上雅典娜驾驭着狮子战车从云间行过。当她下一次提笔撰写艺术评论的时候。

    她便和没有画过画,只是单纯的研究艺术理论的同行,有所不同。

    她便也和没有画过那幅画的自己,有所不同。

    她不是雅典娜,她没有女神刀剑不入的神力,可她可以拥有女神一般架驭狮子的内心。

    感悟永远是自己的。

    即使笔尖的细腻婉曲远不及酒井小姐,但她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撰写成评论,把它变成文字,用才情和气概来取胜。

    这就是伊莲娜小姐从练画中所获得的东西。

    顾为经也是如此。

    他以前的用笔能力远远比不上画出《雷雨天的老教堂》的卡洛尔。

    临摹作品的相似程度也卡住不动颇长的一段时间了。

    但顾为经还是一空闲下来,就动笔临摹。

    顾为经不间断的用画笔临摹那些流动的雷霆,不间断的用自己的心去还原这个名叫卡洛尔的画家的翻滚的内心。

    他去触摸她的胸口,他去感受她的热意。

    他去在雷霆和黑暗中寻找她的“烛火”,去感受她的抗争。

    纵然受限于技法的水平的限制,顾为经无法在自己的画板上准确的还原这一切,但那些的情感从来都不会白白的消失,只会一点一点,一滴一滴的积存在年轻人的内心,不断的发酵,不断的酝酿。

    直到缪斯女神的小蜡烛被点燃的那一刻。

    愤怒的雷霆乍破云海。

    情绪如暴雨一般,倾盆而下。

    笼罩着画室大半的黑色雾霭,就像是《雷雨天的老教堂》画面中翻滚的雷云。

    曾有评论人士认为,现代的画家们再把精力集中放在塑造静态的阳光与空气,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十八、十九世纪的油画画家们,曾在对静态的风景的塑造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那些年,画家对用笔能力的追求,就像似乎没有尽头一样。

    而评论人士则说,这是一条艺术发展的歧途。

    他们认为,这股艺术风潮的兴起是因为在那时候,相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或者照相对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一件相当相当稀罕的事情。

    十九世纪照相机刚刚被投入到实用领域的很长一段时间,照一张相,银版显影需要3个小时到半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被摄物体必须要保持静止一动不动,才能得到清晰的成像。

    照张相片要比请画师跑过来画张画像还要累人,也还要麻烦。

    因此。

    在一百年前,凝固不动的静态静物对很多人来说,依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稀奇感和新鲜感。

    他们会像买照片一样,为那些画家笔下的静态光影和细腻描绘而买单。

    基于这个原理。

    如今的观众全都是每一天被大量的视频、电视剧、电影饱和轰炸的人群。

    十九世纪那种买照片一样为绘画付费的消费者已经不见了,所以细腻的光影描绘就同样失去了意义。

    更不用说。

    比拼对现实世界的一比一还原,再精妙的笔法,也比不过花399美元买个手机,然后咔嚓按一下快门。

    因此。

    只有往抽象发展,只有往那些高度概念化的绘画方向发展,只有画那些手机咔嚓一下拍不到的东西,才是现代艺术家们理想的发展思路。

    先不提这种消费行为分析的方式,是否过于功利主义。

    至少在这种对于静态景物作用的理解分析这一点上,这类西式观点是远远不如传统东方式审美哲学来的深刻与优雅——“一切景语皆情语”。

    静态的景物塑造从来就不只是单纯的景物塑造。

    相机快门“咔嚓”一下,所无法捕捉到的东西,也从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霸婿崛起发现老婆的人流手术单后,我决定离婚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替嫁暴戾大佬!明艳美人被宠疯了带着铁路到大明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