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卫景瑗与蔡懋德则只言本省之事,据实报于总督衙门,再由总督江禹绪据此上奏朝廷。
经过好一番的讨价还价,最后还是按照张诚事前与边永清所议定的分配方案,虽然分给他们的都是些房产和商铺,但变卖折现这一过程中,他们也更有操作空间,最后所争的也不过是几万两银子的事。
对于这些蝇头小利,永宁伯压根就看不上眼,他今天其实是为了与江禹绪等确定上奏朝廷的基调,至于多分各位督抚几万两银子,反倒是小事。
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山西副总兵许定国,以及宣府分守参将赖天禄、赖天寿兄弟,他们毕竟是朝廷三品以上武官,对于他们的死该如何认定,才是今日议题的核心。
不过显然,其他几人的心思都在如何分赃之上,既然边永清对于张诚所为是支持的,那也就间接证明崇祯皇帝的意思,他们自然不敢明面上违背。
许定国、赖天禄、赖天寿等人,死都已经死了,还能怎样呢?
所以,勾结奸商通奴祸国这个罪名,也就死死地扣在了他们几人的头上,虽然已经身死,却也要背负骂名。
要知道,大明朝廷的财政早已入不敷出,所以各省疆臣们的首要之务,便是清理陈年积欠的税银,朝廷也以他们上缴的税银所为考评最重要指标。
而张诚今日分给他们的房产商铺,可都是在各大城中最好的位置上,不是风水宝地,就是繁华地段,这些一旦变卖折现,那可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按照张诚事前预想的那样,又给三位巡抚各加了二十万两,而宣大总督衙门则又增加了五十万两,扣除各方该得的之外,才是上交给朝廷的钱财。
督抚衙门都在抄家行动中得了好处,便再无逗留之必要,午饭过后,就都急急的回去,好派人配合勇毅军清点抄家所得,登记造册。
…………
此刻,心情最糟糕的无疑非宣大总督江禹绪莫属。
他在任宣府巡抚之际,就对张诚的所作所为颇不以为然,赴任宣大总督之初,还曾想着要如何敲打敲打张诚,使其心存敬畏,不至于太过放肆。
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张诚这边竟然先动起手来,给他平添了这么一档子事,将宣大三镇都搅动了起来。
然而,也正是这一次查抄奸商的行动,让他对于张诚的实力,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他看来,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李辅明虽与张诚一起行动,但其骨子里还是被抄家的巨大利益所吸引,未必就会真的与张诚一心。
但即使如此也不容小觑,他张诚今日能背着自己,利诱王朴、李辅明干出如此大事,更当众击杀副总兵一员,分守参将两员,游击、守备、千总等武将十余人。
可见在其眼中,完全就没有将自己当作一回事,若不加以敲打拘束,将来不知道还会做出何等荒唐之事出来。
不过,让他更为堵心的却是,即使张诚如此这般胆大妄为,自己为了朝廷大局,却又不得不对其给与回护。
锦州之战,建奴损兵折将,空耗国力,却未有一分收益获得,而现在永宁伯张诚又大刀阔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