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微笑,悄声对袁时中说道:“将军,刘老爷到咱营中来啦,您是否与他见上一见?”<br><br>“那个刘金海?”<br><br><div>“对。就是时友一直在暗中联系的那人。”<br><br>“你的意思呢,我是见好,还是不见的好?”<br><br>刘玉尺略微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依我之见,将军还是暂且回避的好。不过,刘老爷这一条线,暂时还不能彻底断开,我先与之应付着,为咱小袁营留一条后路,以防不测之风雨。”<br><br>他再次压低声音悄悄说道:“这样一来,就算此事外泄,将军亦可推说不知,一切罪责,尽可推卸到玉尺的身上,闯王对将军正在器重,极力拉拢之下,必不会有所责罚。”<br><br>“这如何使得,我怎会使先生为时中背罪担责!”<br><br>“将军,乃一军主帅,怎可轻易涉险?玉尺,既为将军谋,自然该为将军担此风险。总之无论今后如何,但只闯王有任何心疑,将军皆可诿过于玉尺。”<br><br>刘玉尺最后还特意叮嘱他道:“切切谨记,将军一人,干系我小袁营数万将士安危存亡,望请定必自爱。玉尺既追随将军,为将军定谋决策,自当为我小袁营计深远,投闯王是一条路,然投朝廷同样也是一条路,无非是看哪一条路,对我小袁营、对将军更为有利罢了。”<br><br>“先生以为,投闯王错了?”<br><br>“错与对,现时还看不大真切。”<br><br>刘玉尺接着说道:“无论对与错,现下只能如此,将军总要守一个‘信’字,怎好出尔反尔乎。不过,若闯王这里真不可久持时,咱总要有一个去处,据玉尺观察,永宁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要比丁启睿、朱大典之流强上许多。”<br><br>“如此……就有劳先生啦。”<br><br>“话不多言。将军,快些去陪陪夫人吧。咱此刻身在闯营,切不可慢待了夫人。”<br><br>刘玉尺临了还补充道:“对了。将军切记,近一段时间,要少去二位姨太太那边,尽量多陪着夫人身边,免得使之伤心,但有风言风语传到闯王耳中,反倒不好啦。”<br><br>袁时中闻言不觉一愣,一时不明白刘玉尺是什么意思,望着他笑而不言。<br><br>刘玉尺又进一步说道:“将军来日富贵荣达,小袁营一营之前程,不系于曹帅,而系于闯王一人尔。将军如今恩爱夫人,即是拥戴闯王。<br><br>况夫人颀身玉貌,明眸皓齿,更远胜于金氏。只不过她是闯王养女,自幼身在戎马,且曾任健妇营副首领,故不免略自矜持,身份庄重,不似金氏曲意奉承,百依百顺,故意讨将军快乐尔。<br><br>要知贫家小户,敬祝灶神,还指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好话多说,坏话不提’呢。夫人是闯王与高夫人之养女,岂可不使她心中满意乎?”<br><br>袁时中这时却吞吞吐吐地说道:“我已对金姨太讲了,今夜还要住在她房中……”<br><br>“将军,望以事业为重!”<br><br>袁时中闭目冥想了一下,忽尔一笑,点着头在刘玉尺的肩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