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袁时中身边人,该如何安置?”<br><br>张诚听着他们两人的分析,话语间虽隐含了一层夸赞之言,但其中提到的具体内容却也大差不差,而且他们二人也都听懂了张诚那句“明月如斯,却不掩群星光芒!”中的意思。<br><br>他们深知永宁伯是要做那一轮天上的“明月”,而如其麾下的贺飚、张广达、陈铮、张国栋、魏知策等人,皆如这漫天星辰一般,永远无法与那一轮“明月”的光芒相提并论。<br><br>再如李际遇、袁时中等人,虽前曾为贼,也有过称霸一方的时候,但在永宁伯张诚眼中看来,仍是如这满天星辰似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掩盖“明月”光芒。<br><br>所以,对于像李际遇、袁时中这样的贼头,张诚自然是非但来者不拒,更是费心地大力招揽,这就好比是在挖闯王李自成的墙角一般,在削弱敌人的同时,还能够壮大自己。<br><br>至于说是否担心他们的忠诚,是否担忧他们降而复叛这个问题,其实在张诚看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哪里有人生来就愿意做贼的呢?<br><br>现如今,张诚以大明永宁伯的名分掌控着大义名分,不止是可以给他们足额足量的军饷,还可以给他们光宗耀祖的荣名。<br><br>试问,他们这些打小就在大明这样封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又有哪一个受得了这样的诱惑?<br><br>或许那些合理合法的饷银还不算什么,可能够使得自己家族门楣光耀,甚至可以将自己大名在族谱单开一页,成为名垂青史的家族之光的机会,就连现代人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啊!<br><br>而此刻孙时相、胡以温、刘承祖等人听到永宁伯发问,他们一时竟无人接言,而是互相对起了眼色,片刻无声后,还是孙时相出言接道:“伯爷的意思是……”<br><br>“呵呵……”<br><br>永宁伯张诚一阵干笑,语气依旧十分温和地重复道:“袁时中身边人,究竟该如何安置才好呢?”<br><br>孙时相嘎巴嘎巴嘴,却没有说出话来,反而转头微笑着看向胡以温,用眼神给与他鼓励。<br><br>“伯爷,我以为袁时中才受抚,暂不宜动其身边人,以免使之心生狐疑之念,不能安心就抚,反而不美。”<br><br>胡以温在孙时相的鼓励下,果然开口,只听他接着又道:“不过……”<br><br>“不过……什么?”<br><br>“学生以为,小袁营就抚后,还须在武安待上些时日,少则三月,慢则半年,这段时间除了编伍后的操训,并无战事,就算安排其为我护守粮道,也并无任何危险可言,想来也一定用不到许多人。”<br><br>胡以温说到这里时,偷偷看了眼张诚的神情,见一切如常,才继续道:“以温认为,可将小袁营军师刘玉尺、朱成矩等几人留下来,为伯爷襄赞军务。”<br><br>他最后更是放低声音,又追问了一句:“伯爷,以为如何?”<br><br>“不说啦。”<br><br>张诚似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