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数跪倒在地,满地白雪瞬间便被人群遮盖了起来,他们一边叩首一边大声喊着吉利的话。
“永宁伯千岁金安!”
猛然,不知是哪一个人大声喊出一嗓子,立时便连成一片,大呼“永宁伯千岁金安”的声音,响彻整条西崇宁大街。
喧闹了好一阵,聚集来给永宁伯请安的人们才恋恋不舍地逐渐散去。
…………
如今,永宁伯张诚在赤城堡中已然是唯我独尊,莫说兵备和粮判现下都在出缺,朝廷上也还未有新的任命,就算他们在堡城中也注定要前来向永宁伯请安问好。
今非昔比!
张诚还是副总兵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掌控了北路的军政大权,那时的兵宪何崇武、粮判秦时峥就几近摆设一般的存在。
而今,他已然成为身份尊崇的超品伯爵,别说小小兵备和粮判,就是巡抚和总督见了也要上前,以大行拜见张诚才是。
元日这天,众多官将在参将署的前堂等着给永宁伯拜年,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连二堂都不得进入,只由王元景、严庆荣、刘敏慎等人代为接礼。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元日这天,众多官将在参将署的前堂等着给永宁伯拜年,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连二堂都不得进入,只由王元景、严庆荣、刘敏慎等人代为接礼。
而如魏知策、张广达、张国栋、陈铮、靳新朋、严庆荣等人的内眷,现正在后堂的内宅中,陪着老夫人、夫人等谈笑着。
永宁伯张诚就在中堂的大厅内,正接见怀隆兵备齐玉初和延庆知州黄道中、保安知州邓容恂等人,他的幕僚刘敏慎就在一旁相陪。
刘敏慎得到张诚的首肯之后,他是一刻也等不得,巴巴的将手上政务处理了,未待朝廷新的任命下来,便即与县丞段智宸做了交接,挂印而去。
说来也是奇怪,古时候的文人气节还真是一个谜,他们有的人趋炎附势,阴险狡诈;然却又不缺少气节高尚,风骨俱佳之人。
更常常出现一时心意不合,便将官印高挂于官衙大堂的房梁之上,自己一走了之的事情。
其实,这种行为以张诚的视角看来,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法,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然在这时人们的认知中,却并非如此!
时人多将此一做法,看成是文人的风骨与气节,是不愿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抗争,看作是一种对时下官场弊端的反抗。
然不管怎么说,对于刘敏慎的气节,张诚还是很有些钦佩,所以并未因此而责备于他,反倒是将他直接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以就近观察他的能力。
延庆知州黄道中与保安知州邓容恂并坐在下首左侧,而永宁伯的幕僚刘敏慎就坐在他们的对面,正在与兵备道齐玉初轻声交谈着。
黄道中看着对面这位曾经下属的眼神十分复杂,既有羡慕,也有一丝鄙视之意,他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不住哀叹:“竟攀附武人,真是斯文败类,丢尽了文人士子的脸面!”
然其脸上却是略显笑意,对刘敏慎说道:“慎之兄,今后追随永宁伯身侧,定能凭胸中所学,一展平生抱负。这将来飞黄腾达之际,可不要忘了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