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州府送来的邸报,以及文书。<br><br>忙的很!<br><br>其中发展的最好,已经完全在正轨上的,就是最先收服的益都府和青州府。这两个地方,无论经济、农事、教育都已经步入正轨,每年产出都盈余供给其他州府。<br><br>幽州,扬州这些后来收服的州府,也在有序发展中。<br><br>全部看下来,最让人头疼的还是余都府,虽然已经被她拔除掉一部分势力了,但数百年的一国都城,那些世家经营下来的势力盘根错节。<br><br>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br><br>“喝,才安分了几天,就开始闹幺蛾子?”<br><br>得益于她入城时,快刀斩乱麻,这半个多月来,那些世家都老老实实的。<br><br>没想到昨天科举改革的公告一出,苗头就出来了。<br><br>“联合余都城所有的读书人?”时嘉摇头,这手段还真有些蛇打七寸的意味,她现在最缺的可不就是人手嘛。<br><br>“不过,这手段也就一般了!”<br><br>“去问问荀彧有没有空。”时嘉看了眼助理。<br><br>“是!”<br><br>荀彧似乎也听到了什么风声,来得很快,几乎是助理才出去,他便到了。时嘉让他看了看最近余都的动向。<br><br>“我正是为了此事过来,暗部的人今天送来了不少消息。”<br><br><div>荀彧看着时嘉,严肃的说,“虽然这些小打小闹无伤大雅,但是会影响我们的计划,而且容易造成民心不稳。”<br><br>“主公,您有什么想法?”<br><br>“分化,这应该是最温和的方法了,我已经让人去弄名单了。今天我会将我认为有价值的人的名单圈出来,明天开始挨个将人叫过来商谈。”这是时嘉想出来的办法。<br><br>“为何不找那几个牵头的人?”荀彧指出重点。<br><br>时嘉点头,“确实这是最快的办法,同步进行吧。”<br><br>荀彧看出时嘉的不情愿,疑惑的问,“主公觉得有何不妥?”<br><br>“他们出身世家,此次行为,也是为了他们世家的利益。”时嘉叹了口气,“虽然我知道就算是普通寒门子弟成为官员,经营久了,也能会有成为世家的一天。”<br><br>“但我不愿被世家掣肘!”<br><br>“可是,主公,世家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荀家也是大世家。<br><br>“你说得对。”时嘉点头,受教育的权利几乎集中在世家手中,当然能更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