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越来说,把张三带来滨江,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张三当着高克俭的面,把事情说清楚。二是能够间接证明,自己整晚都在兴旺屯,撇清和靠山屯爆炸事件的关联。<br><br>至于说,扮成收山货的商人,只是稳住张三的手段,换做别人去办这件事,大概率也会这么做,因为乡下没有路灯照明,摸着黑赶路,雪天路滑,存在一定的风险。<br><br>……<br><br>雪还在下。<br><br>临近傍晚。<br><br>特务科科长室。<br><br>隔着宽大的办公桌,高克俭和齐越相对而坐。<br><br>高克俭心情很郁闷,按照张三的口供,加上齐越在刘家堡的所见所闻,基本上能够确认,自己期盼已久所谓的金矿根本不存在。<br><br>“你觉得,该怎么处置刘万春?”<br><br>高克俭问齐越。<br><br>齐越正色说:“刘万春资助抗匪一事,证据确凿,依照满洲国国民法,应当予以重罚!”<br><br>他故意这么说,笃定高克俭会选择网开一面。<br><br>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刘万春帮助抗联是事实,他一旦被抓起来,对抗联的影响也不小,在相对贫困的山区,借粮异常困难。<br><br>因此,齐越做好了打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保全刘万春,只不过,通共是重罪,最终还得看高克俭心里是怎么想的。<br><br>在此之前,刘万春为了脱罪,答应送给高克俭一批古玩字画,并且写了一份详细清单。<br><br>回到滨江后,齐越特意去了一趟古玩店,打听这方面的行情,一问才知道,这批古玩字画价值不菲,虽说比不上金矿有吸引力,但也足以打动一颗贪婪成性的心。<br><br>“我倒是觉得,刘万春也有苦衷,如果不答应借粮,抗匪怎么肯善罢甘休呢,说到底,还是我们剿匪不力,唉,都是为了生存……”<br><br>高克俭长吁短叹,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稍微停顿了一会,继续说:“这样吧,给他一次悔过的机会,这次就这么算了,如果再有下次,二罪归一,从重处罚!”<br><br>齐越说:“行,我听您的。过几天,我再去一趟刘家堡,把那些古玩字画拿回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