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 第10章 大隋的饭圈文化

第10章 大隋的饭圈文化

,微臣觉得王献之的字乃千古第一。”说到此处,卢贲便如滔滔江水而来:“《中秋帖》点画柔婉,富于变化,王献之是以楷法写草书,用楷书“起伏顿挫”之法、“节节换笔”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自然流畅,外面那些流传的仿本难有其精髓,我曾在宫中见过一次,便是日思夜想,殿下怎么可以将之排位弱于《兰亭集序》。”

    杨广觉得卢贲现在就有点饭圈行为了,今日这行为无异于明星撕番,王献之就是卢贲心中的白月光,心头好,现在被杨广排位认为弱于王羲之,他卢贲不服了。

    杨广却无奈了,怎么饭圈文化这时候就开始了,他对于字画类的东西没兴趣,只知《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人人称赞,后世有诗云: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而对于王献之认知主要停留在王献之和王羲之父子二人的那则谚语故事。

    传说王献之自小就苦练书法,写尽了三缸水,自觉已经出师,便写了一个“大”字给王羲之,王羲之看后没说话提笔给“大”字加上了一点。

    王献之不解,将这字又给了自己母亲看,他母亲看后留下一句。

    “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那时起王献之才知道,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但是和父亲还差一点,这一点在外人看来没什么区别,但是在行家里手看来那就是真正难如登天的一点。

    谚语就是告诫我们切忌“小成则满。”

    故事的后来是王献之写尽十八缸水,与父亲书圣王羲之并称二王。

    也有人赞:十八缸水前王羲之,十八缸水后王献之,这年代隐隐还是王献之压了王羲之一头。

    到底谁的字更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怕是很难下定论,在喜欢的人眼中,喜欢的自然就是最好的,卢贲因为王献之的字拍卖顺序上没有王羲之的字重要而生气,他是王献之的粉丝。

    但是将来王羲之的粉丝比他可要疯狂的多,例如李世民,王羲之书圣之名就是他给的,后来的唐代帝王也都推崇王羲之,甚至传闻头号女粉武则天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带到了墓里面。

    杨广无奈的对着卢贲说:“排位已经定下了,现在更改那么来得及?”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王献之的字天下无双,怎么可能落于人后。”

    “那是他爹,就当他尽孝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恶毒师妹不洗白在宗门创死所有人一人之下:一人往矣你养绿茶我养男大,谁先低头叫爸爸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