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殿下可以先不管,臣派人回京打探一番,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再做决定。”
“好。”
就在元岩要派人出发的时候,又一批人马赶了过来,这次来的还是宫里的太监还是皇帝身边的熟脸,而且这次带了皇帝的信物来。
“蜀王殿下速速随奴婢低调回京。”
连续来了两批人马,因为皇帝觉得杨秀可能不相信,所以赶紧派出第二批带着信物过来请。
皇帝没有下达圣旨,因为南陈投降的事情他暂时还不想散布出来。
是否接受南陈的投降现在还有待商议。
此时元岩也觉得不回京不行了,当即和杨秀说:“殿下,您带着五人亲卫先回京,这边让士兵先原地休憩,我给您看着。”
“不,你跟我走。”
杨秀身边最聪明也还是他最信得过的谋臣就是元岩,所以越是这样的时刻,他越得带着元岩。
元岩感受到杨秀对自己的信任,重重的点点头:“臣,明白了。”
两人急忙回京,赶紧入宫,此时的宫内大殿上稀稀拉拉的站着几个人。
皇帝高居上位,下方是太子杨广,宇文述,杨素,虞庆则,高颎等人,六部尚书等大隋最重要的臣子。
杨秀一进去,就慌张的跑到了皇帝的面前:“父皇……”
但是话还没问出口,皇帝就先开口说了:“不用怀疑,南陈皇帝陈叔宝已经递交了降书过来,千真万确。”
“这……父皇,这会不会是陷阱?我们这边刚有出征的消息,南陈就递来降书,会不会是故意拖延我们的战线,想要以此获得喘息之机。”
杨坚点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你没到的时候,朕与诸位都商议了一下,也得听听你的意见,此时对于南陈是打还是不打?”
杨秀坚定的说:“打,必须打,我们大隋为了此次准备了多久了,现在说不打就不打了,一切准备就都落了空了,而且万一是南陈的缓兵之计,不过是让我徒然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又得重新组织再打一次过。”
“我支持四弟的想法。”
此时站出来的支持支持杨秀的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太子杨广。
“父皇,我们为南征准备了这么久的时间,难道真的就不打了?不能空耗了国力。”
为什么杨广支持杨秀呢?因为在杨秀来之前,满朝文武皆称不战,连皇帝自己的意见也是不打,杨广是最后一个表态的,而这样看似坚决的表态并不能产生什么实际效果。
在杨坚心中话语权最重的高颎说:“陛下,臣认为不能战。”
“其一,我大隋并非好战之国,大隋百姓热爱和平,能用这样更轻松的方式让南陈投降何乐而不为呢?”
“其二,大隋士兵的命也是命,只要上了战场,这条命就算是交出去一半了,就算是我们有着更好的武器,更好的装备,我们大隋的士兵各个以一当十,那南陈至少几十万的兵力,怎么也得拼掉我们几万士兵,那都是大隋将士。”
“其三,南陈投降,若我们不允准,南陈军民必然背水一战,在他们的眼中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