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不是撤回,高颎虽然是和谈的执行人,但是这样的和谈,一定得有宗室子弟参与在内,殿下您就是最好的选择。”
“好的,我这就入宫去。”
杨秀去领命,杨广这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但是也并未觉得有任何的奇怪,反而对身边的李渊说:“他不去领命才是奇怪了,那就是元岩这个长史的失职。”
李渊说:“殿下不去管他吗?”
“与征战南陈的泼天之功相比,谈判桌上,他想怎么谈就怎么谈吧,总不能事事跟他作对,这样父皇会怪罪的。”
李渊又问:“那我们对于南陈的情况需要做什么部署吗?”
“暂时先不用,等他们先谈一谈,南陈那边不会这么快结束谈判的,长沙王陈叔坚那边最近的情况如何?”
李渊跟杨广说南陈的情况:“这次的南陈投降,虽然说是预料之外,但是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陈叔宝这个南陈皇帝,当得可不称心如意,长沙王陈叔坚觊觎皇位的事情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而且陈叔坚掌握着实权,坐拥南陈接近五分之一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基本不听陈叔宝的话。”
“南陈的大臣们也因为皇帝的庸弱而苦恼,陈叔宝又是个喜欢铺张浪费的人,上位这些年政绩没见到做出来些什么,建康城皇宫内奇幻的建筑多出来了不少,而且他可是放出话来了,建康城的楼必须比大兴城的高,比大兴城更加繁荣,空耗了国力。”
说到这里李渊不屑的一笑:“陈叔宝真是错误的高估了南陈自身的实力,南陈皇室的财力和国力,和我们大隋如何相比?”
杨广浅浅一笑:“我最近来身体好了许多了,想着什么时候去骑马打猎一番。”
“太子殿下,您还是多多休息吧。”
……
下午皇帝就将杨广召见入宫,商量关于和谈的条件之事。
“太子,与南陈的和谈必须有宗室子弟参与,你身上的伤还没痊愈,所以朕打算让蜀王去。”
“父皇圣明,但是儿臣觉得可以让五弟也一起去,五弟虽然年幼,但是也是大隋的皇子,理应为大隋贡献一份力量,这次和谈不是打仗,风险小很多,正好让四弟带着五弟一起出去长长见识,相信这次的和谈可以让五弟学到不少的东西。”
杨广合情合理的将杨谅推了出来,皇帝闻言看向了杨秀:“蜀王,你意下如何?”
如果让杨谅加入,那么这次的不管什么奏折上写到的时候都会加上杨谅的名字,功劳直接评分,但是如果拒绝杨谅加入,就是贪功,是不疼爱弟弟。
杨秀不爽,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暗自腹诽杨广好坏的心思。
“父皇,五弟加入那自然是好的。”
“好,那这次和谈就要你这个当哥哥多费心带带老五了。”
商量也算是正式进入了正题。
皇帝说:“针对,南陈提>> --